重視對實驗和研究性內容考查,必須突出新課程特點
加強對實驗和研究性內容的考查,突出新課程的特點
①探究的過程性
探究是科學的核心,重視探究是新課程教材的特點,表現在高考試卷中則要較多地關注生物學概念原理的運用過程和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如江蘇卷最后一題關于酸雨對植物的毒害作用是一道設計實驗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題目的原型是書本上要求學生做的研究性課題,略微有變通,這也體現了高考卷逐漸與課程改革相接軌,體現了對中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關注。廣東卷最后一題關于池塘生態系統的調查,要求寫出調查項目。理科綜合北京卷關于物種數量調查步驟的修正。這類試題主要題型以探索性實驗類為主,運用學過的知識、實驗方法和步驟,突破已學實驗的局限,自行設計新的實驗方案,包括原理設計、步驟安排、器材用品的選擇、數據的處理等,側重考查原理設計、實驗步驟、器材用品選擇、數據處理等。
另外是社會調查類:從周圍一些實際情況,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現象進行調查、訪問,取得材料和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和綜合,提出問題,引起人們的注意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供參考。如“居民垃圾的分類處理和回收價值”、“市區旅游景點的調查與建議”等,側重考查選題理由、方案設計、實施方案、成果價值、成果形式等。
②實驗考查的多樣化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因此生物實驗一直是生物學高考必出的內容,從近幾年的實驗題在高考中題型變化來看,借助實驗方法創設新情境,側重考查學生對實驗進行結實和分析的能力成為命題趨向,其中設計型實驗題更是熱點。其主要考查學生是否理解實驗原理和學會分析實驗結果,是否具有靈活運用實驗知識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遷移知識的能力。
從實驗檢測的內容來看教材知識點是實驗題命題的基點。如江蘇卷第35題根據生物組織中的有機物與某些化學試劑相互作用能產生顏色反應的原理,來鑒定生物組織中某些有機物的存在和DNA的鑒定就直接取材于教材實驗。
廣西卷中第36題:
某同學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葉肉細胞時,如果要進一步確認這些細胞是否為活細胞?請你為該同學介紹一種判斷方法。簡述該方法的操作過程和出現的現象,并說明該方法能夠判斷這些細胞是活細胞的理由。
此題是直接出自教材內容,考查了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江蘇卷第40題關于探索白化苗的遺傳機理實驗,則逆向考查了細胞質遺傳的特點。
教材實驗拓展是實驗題取材的重點。如全國理科綜合老課程卷最后一題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實驗題,就是生物教材實驗的拓展;江蘇卷第39題關于培養紫草細胞培養紫草素的實驗題,其實是教材植物細胞培養實驗的拓展;廣東卷第39題關于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實驗設計也可從教材找到范例
(責任編輯:郭躍文)
分享“重視對實驗和研究性內容考查,必須突出新課程特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