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理綜第一輪超強復習方法
2015年高三理綜第一輪超強復習方法
物理
為了備戰高考,第一輪復習各學校在本學期初就開始了。考生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第一輪的復習是關鍵,為使考生在有限時間內達到高效復習,現對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談一點思考和建議。
夯實基礎知識、注意主干知識
盡管近幾年來教材在變,大綱在變,高考也在變,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思路不會變,它們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內容,而主干知識又是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識,學好主干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在備考復習中,不僅要求記住這些知識的內容,而且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學科知識,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新課程知識應用性較強,與素質教育的教改目標更加接近,容易成為命題點。
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科學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什么不少學生感到物理課聽起來容易,自己做起來難。問題就在于他們沒有掌握物理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為此,在物理復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領悟其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研究題型,分類歸檔,注意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和歸納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的,這就要求我們應站在科學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組合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用翻新題進行訓練,以求真懂,克服思維定勢。學會解傳統的基本題,以基礎題訓練或提煉方法,培養正確的解題習慣(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過程特征→規律→方程→數學解→物理判斷)。學生要養成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從原始題目中采集信息、處理信息,建立起與題目相對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課本中不少聯系實際的好題,例如流體的阻力與物體速度的關系、示波器中的電偏轉、磁懸浮列車等。(07上海物理卷最后一題最后一問磁場運動問題就是從磁懸浮列車中演化來的)這些都是聯系實際的典范,加強理解、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切實加強實驗復習,提高實驗變通能力
隨著高考的改革,命題已由知識立意逐步轉向能力立意,聯系實際、實驗的題目越來越多。同時近幾年高考物理有力地沖擊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它給我們的啟發是:
首先,要更加重視課本中的實驗,高考的實驗題都是以規定實驗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為基礎編寫出來的。
其次,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課本中的實驗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實驗設計方案和操作規程,但它決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實驗方案。我們應該著重從中領悟物理實驗的設計思想、所運用的科學方法、規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實驗步驟。應從實際出發作合理的變通和大膽的改進,通過改變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控制的條件、實驗儀器等方法,學生要動手去做,以培養運用實驗思想方法、設計新的物理實驗的能力。例如07上海物理試卷中第18題,對“氣體溫度計的讀數和修正”。試題不難,但拿全6分很不容易。由此可見,在高三物理實驗復習中,要求在熟練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實驗設計思想和實驗原理、實驗步驟、數據處理,以及誤差分析,進而培養其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
加強應試能力的培養
(1)加強審題能力的培養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閱讀、理解、分析、綜合等多種能力,也包括嚴肅認真耐心細致的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審題能力不僅是考試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審題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對關鍵詞句的理解;
②對隱含條件的挖掘;
③對干擾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題的規范化訓練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而解題的落點是書寫的規范性,表達的完整性,這是提高高考成績的一種有效途徑。高考主觀題分值的增加,說明對思維的科學性,解題的規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事實上往往是年級越高,規范化程度越低,不少學生為了節省時間,在解題時只剩下光禿禿的幾個公式和結果,題目的分析、解題的中間過程全無,這樣的狀況在高考中無疑是要吃大虧的。
(3)注意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試卷難、中、易分數分配約為2:5:3,平時學生做一份完整的試卷應先易后難,要敢于放棄,拿到該拿的分數,注意合理分配答題時間,要留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復查。
注意現代信息的收集和獲取
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尤其是與現代高考科技的聯系,是高考的必然趨勢和熱點。這也是物理學科的特點。一方面,學生要博覽群書,尤其是科技類書籍,不斷地獲取新的信息,關心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多留意從各種媒體吸收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用時不恨少”。同時要關心實際問題,關注當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和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如有關“嫦娥一號”的信息。但是,主要注意力還應該放在教材上,特別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閱讀材料,只要考生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處理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綜合運用能力,任何問題就不可怕了。
總之,高考復習是一個為期9個多月的系統工程,各個階段乃至各個環節都需要慎密設計,要講究科學、合理,做到有序、有度、有方。
化學
一輪復習中,同學們要認真閱讀、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別是高三選修教材)中實驗和習題的可變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實驗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實驗、一題多解和變式練習等),進行深入地理解、應用,夯實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題型。針對化學第一輪復習,師彥星老師為同學們提出一些建議———
明確目標,架構網絡
同學們應在通讀、精讀教材的基礎上梳理、歸納知識,按教材中每章小結的知識網絡圖形成本章的知識結構;將教材章與章之間的知識網絡按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形成中學化學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網絡,以便應用時能快速、準確地提取相關知識,解決化學問題。
同學們應熟練用“結構———位置———性質”、“原理———裝置———操作———現象———結論———分析———評價”、“類比、邏輯推理”、“實驗探究”、“建模思想(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為數學等量關系,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等化學學習方法,復習掌握化學知識,提升學科四大能力。
注重基礎,落實細節
第一輪復習注重基礎要突出教材。注重教材章、節之間知識內在聯系、規律的揭示,應盡快形成知識結構和網絡。如無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內容多、涉及面廣,學生往往死記硬背,不易掌握),復習時應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質遞變規律作為知識主線,以化學基本理論作為知識網絡,理解、掌握相關內容,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和網絡。即根據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斷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根據強弱電解質理論推知一種鹽的水溶液是酸性還是堿性;根據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金屬活動性順序或非金屬活潑性順序,推測某一反應是否發生;根據化學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進或抑制某一反應的進行等。
與此同時,還應適度重視高中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常識介紹,它們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點。
“章節+專題”,章節為主
進入高三化學復習階段,不少同學容易走進一個怪圈:“迷戀”復習資料,陷入“題海”。對此,師老師提醒同學,在高三化學復習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處理好教材和復習資料的關系、重視基礎和培養能力的關系、化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練習量和復習效率的關系。
在第一輪復習中,建議采取“章節+專題”,以章節為主的復習策略。在上完整個高中化學課的內容之后,按照高中課本必修內容,逐章進行復習,并將選修內容適當穿插進去,根據課本內容適當打亂章節順序集中專題復習,不能只單純照課本內容簡單地重復一遍,而是要抓住課本的知識點,牢牢緊扣課本每一章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整理、分類、回憶、對比、聯想,搞清課本章與章、節與節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全面抓好知識點和考點。
具體做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高中課本的章次順序,根據大綱和考綱以及歷年的高考情況,將每一章的考點一一列出,并注明標記在那些重點應熟練掌握的知識點和考點以及高考的熱點,如此一來,只需花費較少的時間,就可以掌握本章的重要內容。
高考要求的化學主干知識為(25條):
(1)原子結構(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結構、晶體類型(4)化學反應與能量(熱化學方程式)(5)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6)電解質溶液(PH、-離子方程式、水解、電解等)(7)氧化還原原理的應用(8)典型的非金屬鹵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堿金屬(13)鎂鋁鐵(14)同分異構(15)烴及其衍生物(16)糖類、蛋白質、油酯(17)有機合成材料(18)物質的量及計算(19)化學式和結構式計算(20)方程式計算(22)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操作(23)實驗室制法(24)物質的檢驗、分離、推斷(25)化學實驗設計要注重規范、落實細節。
訓練思維,強化能力
思維能力是化學學科能力的核心,本輪復習中同學們還要注重發展思維。比如通過老師精心設計的化學實驗、化學問題啟發積極思維;盡量按知識結構的框架自己獨立完成對知識的梳理、歸納、總結;對待例題上應不吝精力、充分思考,通過分析思路尋找解題的突破口。
在本輪復習中,同學們就應開始強化解題能力的培養。精心選擇近幾年的高考理綜化學試題作為典型題進行分析、訓練,加強審題方法、解題思路、解題技巧的指導和總結,加大練習力度(精練、巧練,防止低層次的重復練習)。練習過程中要嚴格答題要求,及時反饋、矯正,使解題能力的培養、提高落實到位。
能力培養要循序漸進逐步到位。第一輪復習應根據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多穿插一些小專題,側重訓練、提高某種單項能力,如:離子方程式書寫、離子共存、離子濃度大小判斷、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無機元素化合物性質。
以上就是2017年高三理綜第一輪超強復習方法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查看育路網!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年高三理綜第一輪超強復習方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