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一輪地理復習工業區位分析知識點

2017-03-12 09:15:10 來源:精品學習網

  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影響工業區位的成本因素較多,各項成本因素對不同行業的區位吸引力不同。下面是育路網整理的工業區位分析知識點,希望對考生復習有幫助。

  1、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1)地理位置:瀕臨渤海、黃海;靠近俄羅斯、朝鮮、韓國;地理位置優越。(2)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遼河為水源。(3)社會經濟因素: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國家政策支持;國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許多礦產資源瀕臨枯竭,資源相對不足;水資源不足;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影響大;區內環境污染大。

  調整措施: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治理環境污染。

  2、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溫帶季風區,瀕臨渤海,區內有全國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溫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地形平坦。(3)社會經濟因素: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海運、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類型齊全);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嚴重

  發展方向:資源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3、滬寧杭工業基地(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1)位于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3)社會經濟因素: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4、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輕工業為主)

  區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亞熱帶地區,瀕臨南海,靠近港澳地區。(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社會經濟因素: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于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借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不足:能源、資源不足

  5、東部沿海工業地帶

  范圍:5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14個沿海開放城市(江蘇:連云港、南通)、四個工業基地

  優勢條件:有眾多優良港口和通達國內外許多地區和國家的海運航線;便于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企業,開展對外貿易;經濟發達、技術雄厚、基礎好。

  發展:大秦鐵路、神黃鐵路;秦皇島港煤炭輸出港;秦山、大亞灣、田灣、嶺澳核電站;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工程

  6、長江沿岸工業地帶

  范圍:以滬寧杭為中心工業區;以武漢為中心鋼鐵、輕紡工業;以宜昌、重慶為中心電力、金等工業發展;以攀枝花為中心鋼鐵工業;以西昌為中心的火箭發射基地;湘贛地區多種有色金屬工業等。

  優勢條件: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礦產、水利資源豐富;水運得天獨厚;經濟腹地廣闊

  7、隴海-蘭新鐵路工業地帶

  范圍:連云港、徐州、鄭州、洛陽、西安、蘭州、新疆烏魯木齊

  優勢條件:能源豐富、資源豐富;第二條歐亞大陸橋

  8、意大利新興工業基地和我國鄉鎮企業(浙江溫州)

  區位分析:大批廉價勞動力;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張價;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意大利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點: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在小城鎮或農村。

  相同點:(同上)

  不同點:企業之間相互競爭;沒有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

  調整措施;重視專業分工和團結合作;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實施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及時把握國際市場產品的需求信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形成規模生產;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培訓,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與國外大企業進行合作,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

  9、“硅谷”

  典型地區:美國硅谷、德國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島、英國的蘇格蘭中部地區、印度的班加羅爾。

  區位分析:(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

  (2)社會經濟因素:科技發達(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軍事定貨(美國硅谷)。

  特點: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發展變化原因:利用這些地區勞動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優勢條件。

  10、傳統工業區

  典型地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基地等

  區位分析:(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豐富水源。

  (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開發早;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農業資源支持;廣闊的市場。

  特點:煤鐵資源豐富;以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中心

  整治措施:省略(魯爾區)

  11、沿江大開發

  區位因素:工業制造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靠近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上海可獲得資金、技術、人才的優勢等。

  意義:為提升江蘇制造業水平提供新的發展平臺;帶動兩岸經濟尤其是蘇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全省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整個長江三角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開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促進江蘇旅游業的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2、城市工業布局

  區位因素:主導風向-盛行風的下風地帶、與季風區主導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風頻的下風向(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城市熱力環流之外;水源-產生污水工業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距離城市的遠近-規模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布局遠離城區;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溫,廢氣不宜擴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業;設置防護帶-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設置防護帶減少對居民區的直接污染,美化環境;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圍,土地租金低;交通-沿交通線分布;環境-高科技工業布局在環境優美的地區;資源-城市外圍盡可能靠近資源分布區(例如:鋼鐵靠近鐵礦、發電廠靠近煤炭基地);工業聯系-投入-產出聯系等。

  13、工業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義: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不利意義:工業集聚導致企業之間爭地、爭水、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的環境污染。

  分散區位因素:產品“輕、薄、短、小”,便于航空運輸;接近市場;接近勞動力豐富地區;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較低的地區;減少環境污染。

  (美國工業向西部和南部遷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興工業發展快,就業機會多;環境優美,污染少。)

  1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帶(五個工業區)

  區位條件:有利—島國,多優良港口;工業基礎好;不利—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

  促進發展的原因:深刻的歷史原因;重視科技;發展教育。

  工業區位分析知識點的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希望考生可以取得滿意的成績。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高考一輪地理復習工業區位分析知識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