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常見的答案要點總結
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決定了它在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以下是育路網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常見的答案要點,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育路網一直陪伴您。
1有關文化影響作用
1、 文化的社會作用
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的認識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先進健康起促進作用,落后腐朽起阻礙作用
2、 對民族社會國家:①與政治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②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
3、 文化對人的影響
①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
②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
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影響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4、 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潛移默化,深遠持久
5、 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的作用)
豐富精神生活;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有關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
(一)文化在傳播中發展(橫向)
1、 對待文化多樣性態度(認同、尊重、平等)、意義
2、文化傳播的途徑、手段、意義
3、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
①尊重文化多樣性
②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交流、借鑒與融合。
③吸收有益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反對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
(二)文化在繼承中發展(縱向)
1、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傳統習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
2、傳統文化的特點:相對的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
3、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
4、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①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②發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③反對——守舊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三)文化在創新中發展
1、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實踐
2、文化創新的意義:推動實踐發展;促進民族文化繁榮。
3、文化創新的途徑方法
(1)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
(2)基本途徑:
①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②對待外來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文化創新過程中,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克服 "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4)我們要自覺投身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關注群眾利益和需求,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3有關中華民族精神
1、 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
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2、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
3、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意義、途徑
重要性:精神紐帶;精神支柱;精神力量;民族之靈魂
意義(有利于):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增強國際競爭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途徑:發揮主心骨作用;發揚民族優良傳統;正確對待外來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
4有關文化生活如何做(啟示)
1、立足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2、尊重文化多樣性(認同、尊重、平等)
3、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堅持態度(一要繼承,二要發展-創新)
4、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堅持態度(略)
5、堅持文化創新,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6、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7、發展民族、科學、大眾、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8、要不斷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5有關文化意義(有利于)
1、文化由一定經濟決定,并給予經濟以重大的影響。先進的文化促進經濟發展
2、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6重要問題(必背)
1、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2、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3、文化創新的意義、途徑
4、創新與繼承的關系
5、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意義、途徑
6、看待文化市場的兩面性、措施
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意義
8、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的關系
9、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10、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關系
最后,希望育路小編整理的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常見的答案要點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常見的答案要點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