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介紹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聞名于世。1960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桂林機械?茖W校就誕生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學校先后更名為桂林機械工業學校、桂林無線電學校和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先后隸屬于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信息產業部。2000年管理體制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是廣西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更名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3月,學校成為工業與信息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類)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在管理、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具有寬厚扎實的理論基礎,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能夠在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的基本原則組織教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工具,接受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具備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
2.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技術和工具;
3.熟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
5.具有較強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主干學科、主要課程和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干學科:工商管理、經濟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勞動經濟學、會計學、市場營銷、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普通心理學、財務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組織行為學、組織理論與設計、員工招聘與配置、人事測評與選拔、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管理、人力資源法律法規。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機械工程認知實習、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于31周。
四、畢業合格標準
1.符合德育培養目標要求。
2.學生畢業學分為195.5分。其中,課內教育:理論教學為153學分,實踐教學為34.5學分(包括:所有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各類實習);課外教育8學分(包括:入學教育及國防教育、社會實踐、學科競賽、科研活動、技能訓練、文體實踐活動等)。
3.符合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五、標準修業期限和授予學位
標準修業期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責任編輯:趙華)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