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解題能力提升的秘訣

2017-03-16 15:02:23 來源:精品學習網

   解題能力的提高是高中地理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擔負著鞏固、深化課堂知識以及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雙重任務。那么在高考一輪復習已進行大半的時候,如何提高解題能力呢?

  一、良好的審題習慣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前提

  高三學生復習時重解題輕審題的現象比較普遍,一些學生在做題時匆匆瀏覽題目后便立即下筆解答,結果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因審題不清而導致失分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在做題時應留出更多的時間審清題目,明確試題要求和考查意圖。

  審題就是要看懂題意,找出題中尤其是圖中的隱含條件,理解關鍵詞語、限制性詞語、問題所涉及的時間、地點、圖名和地理背景等,分析題目內容與課本的關系、分值與答案要點的關系。要達到此要求,下列幾個審題習慣需要注意培養:

  1.審清題干的習慣

  ① 逐字逐句讀題,不能掃讀。②找中心詞、關鍵詞、限定語,準確把握這些詞語的內涵與外延。如選擇題備選項中,有“都”“全”等詞多為錯項。③嚴防題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換,如:華北與華北平原、氣候區與氣候、分布規律與分布地區、水能與水電等,這些相似詞語的地理含義是不同的。④對長句作一定的語法分析,準確斷句。⑤可在試卷上用鉛筆作標記:畫點、畫線、畫圈等。

  2.抓住信息的習慣

  ① 分項檢索信息,如:示意圖要先讀圖例,坐標圖要先弄清各坐標軸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讀表頭,再讀其他內容。②對某一地理事物不同年代的變化圖、多項因素統計表,要細心地比較信息的變化。③對圖、文、表三者中相關信息要進行有機整合。④對圖、文、表中的信息進行轉換。⑤正確運用信息(尤其是數據信息)來回答問題。

  3.展開聯想的習慣

  從圖、表、文中不能直接獲得答案的,要進行聯想。聯想要盡量回歸課本,回歸地理原理和規律;要挖掘題中的隱含信息,但不能改變題目的條件或添加條件。

  4.前后互推的習慣

  對選擇題題組、簡答題的各個小題,解題時要前后照應,互相推理,從中啟發思維,尋求答案。但要注意,選擇題題組的總題干的材料,才是各小題的可靠條件和依據,不能改變題目的條件或添加條件。前后互推一般是在感覺題干信息不足以解答問題時,擴充有效信息來幫助正確解答問題。這種迂回戰術在碰到難啃的“硬骨頭”時十分有效。

  (責任編輯:郭躍文)

分享“高考地理解題能力提升的秘訣”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午夜成本人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