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高考一輪復習四季與五帶的形成知識點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以下是育路網整理的四季與五帶的形成知識點,請考生學習。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周年變化:
同日不同緯度的分布規律:由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緯度不同季節的變化:近大遠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
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于夜,緯度越高晝越長
直射點移向的半球晝漸長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內有極晝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及以內有極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赤道?——全年晝夜平分
四季的劃分:(中緯度明顯)
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太陽最高、白晝最長的時間為天文夏季
太陽最低、白晝最短的時間為天文冬季
2高一地理的知識點具體的總結
春秋是其中的過渡
三種四季;24節氣
五帶的劃分:
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狀況——太陽輻射量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五帶形成
五帶界線及各自現象;五帶是氣候劃分和自然帶劃分的基礎
宇宙探測的意義和現狀:
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開發宇宙資源(空間資源及特點、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四季與五帶的形成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預祝考生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地理高考一輪復習四季與五帶的形成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