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經濟常識一輪復習分配的理論知識點
新發展改革以來,我國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分配理論,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下面是分配的理論知識點,請考生認真復習。
[分配的理論]
1、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原理內容: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把促進效率的提高放在第一位,即必須承認差別,使一部分人通過辛勤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以此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兼顧公平則強調在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中,通過稅收、財政和社會保障等措施,防止兩極分化,實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
知識運用: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要防止兩極分化。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維護公平正義、安定和諧。
2、積累和消費的關系
原理內容:積累與消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在國民收入一定的情況下,積累和消費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從長遠來看,積累增加,有利于生產擴大,從而增加消費,反之亦然。
知識運用: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一要吃飯、二要建設”。
3、國家財政政策
原理內容:財政政策是政府通過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來影響總需求,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貨幣政策是一國中央銀行(貨幣當局)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相應的政策措施。其特點是通過利息率的中介,間接對宏觀經濟發生作用。
知識運用:國家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4、財政的作用
原理內容:①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②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發展。③財政可以有力地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④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知識運用:國家財政直接支持農業的發展,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資。投資興建青藏鐵路等。
5、我國稅收的特征
原理內容: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大特征。知識運用:國家深化農村稅費改革。
6、稅收的性質和作用
原理內容: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用:①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③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知識運用:國家降低進出口關稅。調整個人所得稅稅率及征收辦法。
7、現代銀行的業務和結算方式
原理內容: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是商業銀行的三大基本業務。在經濟往來的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有:轉賬支票、匯票、信用卡等。隨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逐步建立和銀行卡聯網通用的步伐加快,信用卡已成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知識運用:國家十分重視信用建設。信用卡成為便利居民出行、購物的信用工具。
8、銀行的作用
原理內容:①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②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③分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知識運用:增加農村信貸資金;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努力防范金融風險。
9、我國中央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原理內容: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也可以稱為“銀行的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領導力量。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的,管理全國金融事業的國家機關,屬于我國政府的組成部分。主要職能有:其一,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其二,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其三,經理國庫。其四,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知識運用:中央銀行及時出臺相關貨幣政策,采取措施抑制房地產、鋼鐵、水泥、電解鋁產業的過快增長。
10、幾種不同的投資方式
原理內容:居民可供投資的對象有:銀行儲蓄,國債,企業債券,保險,股票,基金,外匯,郵票,貴金屬,錢幣,藝術品,古董等收藏品,房地產,實業投資等。選擇“投資”項目最重要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收益,二是風險。
知識運用:居民踴躍購買國債卷。居民投資趨于多元化。
分配的理論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預祝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學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政治經濟常識一輪復習分配的理論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