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公有制經濟知識點
公有制經濟是指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下面是育路網整理的公有制經濟知識點,請考生及時學習閱讀。
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1)公有制經濟:生產資料歸國家或集體所有,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現階段我國經濟的主體。
(2)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公有制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注意:
公有資產占優勢是就全國而言,某些地區或產業的公有資產不占優勢,并不否定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公有資產占優勢,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有質的優勢。優勢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數量的優勢,如比例。
補:如何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1)為了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必須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2)必須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
公有制經濟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希望對考生復習政治有幫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6-2017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公有制經濟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