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問答題解析

2017-04-08 11:10:02 來源:學習方法網

  非選擇題在歷史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答好非選擇題是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績的根本。學生平時練習時對非選擇題也常常視之畏途,在答題中常犯“全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精”的毛病。編者依據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總結出非選擇題四步答題規范,即:審設問—扣教材—讀材料—組答案,現與廣大學子分享。

  步驟一 審設問——明確答題方向

  解題之前,必須明確一個問題,材料是為問題設計的,讀材料是為了解答問題。解答非選擇題,第一步要先看設問。但很多同學平時做題時往往陷入一個誤區,一看有材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讀材料,然后再看設問;讀材料時還不清楚要解決什么問題,幾乎是盲目地讀。當看完設問后,又得回過頭再讀材料。所以正確的解題步驟是,先審設問后讀材料。審設問要做到以下兩點:

  1.審清答案來源

  非選擇題按照設問形式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教材型”:其設問形式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答案源于教材,材料只提供切入情境;二是“材料型”:其設問形式為“依據材料指出”,答案源于材料;三是“結合型”:其設問形式為“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答案源于材料和教材。

  2.審清答題語、答題提示語、時空限定語、答題限定語

  “答題語”是指要回答的問題,“答題提示語”是指應怎樣回答,“時間限定語”是指要回答問題的時間、地域范圍,“答題限定語”是指要回答的問題應是什么樣的。將這四項審清了,答案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學生都是由于限定語或答題語等一時沒審清而白白丟分,因此審設問時,一定要將這幾項答題要素用筆標注一下,以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馬馬虎虎,更不能掉以輕心。

  步驟二 扣教材——梳理知識提綱

  非選擇題的開頭格式一般都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所以很多學生解答時,養成了一個“拋開教材,就題答題”的壞習慣。

  從非選擇題“教材型”“材料型”“結合型”三種類型來看,答題時一般都要適當聯系教材。審完設問后,應先回顧與所學知識的鏈接點,再列出提綱要點。這里有三種情況:

  其一,如果是“教材型”的設問,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識作答。如果該設問與題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聯系,對材料內容應做大概的了解。

  其二,有的“材料型”設問,盡管題目要求“依據材料指出”,但實際上材料所含信息與教材知識又非常相近,依據教材知識照樣可以回答。這樣的設問,當你回顧教材知識后再讀材料,則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其三,對于“結合型”的設問,答案的要點應是材料信息與教材知識的“并集”,即材料中體現的要點+教材中的要點=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題時之所以漏掉一些要點,是因為這些要點不是顯性信息,而是隱性信息。而該信息一般依據材料很少能解讀出來,所以要聯系教材并列出知識提綱才能保證不漏要點。

  步驟三 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

  讀材料是解答非選擇題的重要環節,應注意圍繞設問細讀材料,獲取和解讀有效信息。讀材料往往有這樣一個誤區:先讀材料正文,后讀或不讀出處與材料題目。科學做法應該是:

  首先:文字材料先讀材料出處,圖片、圖表、表格材料先讀題目

  這些信息簡明扼要,往往給出了材料的主題、時間、作者、史書文獻、背景信息等。這些信息,對于從整體上把握材料至關重要。

  其次:通過“二讀三找法”審讀材料正文

  讀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讀懂由材料直接反映出來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概念等,或經過分析可以提煉出來的信息。

  (1)“二讀”材料

  第一遍“速讀”,帶著問題了解材料和題干大意,明確主題。

  第二遍“精讀”,聯系設問有針對性地閱讀材料,提取與設問有關的信息,并在相關文字下作標注,以理清材料之間的關系,建立材料與所學知識的聯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實和論點。

  (2)“三找”要點

  “一找”材料的中心論點。材料的中心論點一般來說在“兩頭”,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層次和要點關鍵詞(時間、空間、限定詞、主題字眼等)。材料分層一般以句號、分號或省略號為界限,讀完后要分層歸納材料要點,聯教材,列提綱,材料涉及要點一個也不要丟。

  “三找”關聯點,即尋找材料與設問之間、材料與材料之間及材料與教材之間的關聯點。

  步驟四 組答案——條理嚴謹作答

  高考閱卷現在都是“網上閱卷”,非選擇題部分則是人工“網上閱卷”,因此,人工評分時往往有一定的伸縮性。從評卷的操作角度來講,有兩個方面考生尤其要注意。第一,字跡一定要清楚,答案要規范,書寫要工整。字跡模糊不清,掃描之后很難保證閱卷人能夠從中找到得分點。第二,一定要注意答題區域。考生答題時如把甲題的答案寫在乙題的答題區內,這樣的失分就太可惜了。為了有效應對高考網上閱卷,解答非選擇題要注意“一個前提,兩個原則”。

  1.一個前提

  答案要準確規范,書寫要工整,要答在規定的答題區內。每年高考中都會有一些試卷,因卷面字跡潦草,序號亂置,模糊不清,答題空間安排不合理,使閱卷老師找不到要點。

  2.兩個原則

  第一,答案在按分估點的基礎上“點要多、面要全、話要短”。也就是要多角度地組織答案,答題用語盡量使用歷史專用詞句。太簡潔易漏知識點,影響得高分,可適當采用“多多益善”的辦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點多,是追求“廣度”,而“深度”要適可而止,解釋時應“話要短”,不是重復、啰嗦。

  第二,盡量把答案得分的“關鍵詞”寫在前面。要緊扣設問,把答案要點用史學語言按①、②、③分別寫出來,每個小要點后用冒號進行解釋,讓閱卷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點。這樣容易得高分,最起碼能少失分。

  更多考試資訊請關注育路網,祝廣大考生金榜題名!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問答題解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视频日本 | 在线观看日韩亚理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