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代文閱讀]名家名作訓練-席慕榮(十四歲的畫架)
"[高考現代文閱讀]名家名作訓練-席慕榮(十四歲的畫架)"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高考現代文閱讀名家名作訓練
十四歲的畫架
席慕榮
別人提到她總喜歡說她出身于師大藝術系,以及后來的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藝術學院,但她自己總不服氣,她總記得自己十四歲,背著新畫袋和畫架,次離家,到臺北師范的藝術科去讀書的那一段。學校原來是為訓練小學師資而設的,課程安排當然不能全是畫畫,可是她把一切的休息和假期全用來作畫了,硬把學校畫成“藝術中學”。
一年級,暑假還沒到,天卻炎熱起來,別人都乖乖的在校區里畫,她卻離開同學,一個人走到學校后面去,當時的和平東路是一片田野,她怔怔的望著小河兀自出神。正午,陽光是透明的,河水是透明的,一些奇異的倒影在光和水的雙重晃動下如水草一般的生長著。一切是如此喧嘩,一切又是如此安靜,她忘我的畫著,只覺自己和陽光已混然為一,她甚至不覺得熱,直到黃昏回到宿舍,才猛然發現,短袖襯衫已把胳膊明顯的劃分成棕紅和白色兩部分。奇怪的是,她一點都沒有感到風吹日曬,的解釋大概就是那天下午她自己也變成太陽族了。
“啊!我好喜歡那時候的自己,如果我一直都那么拼命,我應該不是現在的我。”
大四,國畫大師傅心畬來上課,那是他的最后一年,課程尚未結束,他已撒手而去。他是一個古怪的老師,到師大來上課,從來不肯上樓,學校只好將就他,把學生從三樓搬到樓下來,他上課一面吃花生糖.一面問:“有誰做了詩了?有誰填了詞了?”他可以跟別人談五代官制,可以跟別人談四書五經談詩詞,偏偏就是不肯談畫。
每次他問到詩詞的時候,同學就把席慕蓉推出來,班上只有她對詩詞有興趣,傅老師因此對她很另眼相看。當然也許還有另外一個理由,他們同屬于“少數民族”,同樣具有傅老師的那方小印上刻“舊王孫”的身分。有,傅老師心血來潮,當堂寫了一個“璞”字送給席慕蓉,不料有個男同學斜沖出來一把就搶跑了。當然,即使是學生,當時大家也都知道傅老師的字是“有價的”,傅老師和席慕蓉當時都嚇了一跳,兩人彼此無言的相望了一眼,什么話也沒說。老師的那一眼似乎在說:“奇怪,我是寫給你的,你不去搶回來嗎?”但她回答的眼神卻是:“老師,謝謝你用這么好的一個字來形容我,你所給我的,我已經收到了,你給我那就是我的,此生此世我會感激,我不必去跟別人搶那幅字了……”
隔著十幾年,師生間那一望之際的千言萬語仍然點滴在心。
1、給加點字注音
一個“璞”字()棕紅()傅心畬()
2、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對加點詞語的理解
(1)可是她把一切的休息和假期全用來作畫了,硬把學校畫成“藝術中學”。
(2)的解釋大概就是那天下午她自己也變成太陽族了。
3、結合前后文,說說她“總是不服氣”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畫線的句子是什么表達方式,它的作用是什么?
5、你怎樣理解文中的“一切是如此喧嘩,一切又是如此安靜”?
6、請概括“傅心畬”老師的兩個古怪特點。
7、你覺得老師給“她”寫那個“璞”字的含義是什么?
8、你能從師生之間那一望中感受到他們各自的感情嗎?
9、作者明明是在寫自己,卻用第三人稱來寫,你認為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0、生活中你也有很多恩師,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你的一位恩師的特點。
參考答案
1、略
2、(1)“硬”表面出“她”的極度用功,“畫成‘藝術學校’”字面的意思是表現作者在勤奮地作畫,實際表達了作者對畫畫的熱愛。
(2)是指常常曬太陽以表示自己是健康一族的那一群人。
3、是因為,作者自己認為自己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是得益于自己在師專時期的努力作畫與老師的賞識和培養。那一段日子甚至影響了作者的一生。
4、環境描寫,烘托出一種美麗靜謐的氣氛,同時也襯托作者陶醉于山水和作畫之中的癡迷心情。
5、喧嘩是指溪水的流動,寧靜是指沒有外人的打擾,也是作者內心的寧靜。
6、一是不肯上樓。二是上美術課不肯講畫畫。
7、老師題這個字,意思是想向作者表達出自己認為她像璞玉一樣的美麗、質樸、純潔而又高貴。
8、老師對學生的贊賞和欣慰,學生對老師的感激和理解。
9、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廣闊的活動范圍,作者可以在這當中選擇最典型的事例來展開情節,
10、略。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