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代文閱讀7
"高考現代文閱讀7"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高考現代文閱讀
【模擬訓練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題。
什么是“和諧社會”?社會學認為,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一種特殊形態的群體形式,是相當數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規范發生相互聯系的生活共同體,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站構性。而社會鮚構是指社會系統的各組成部分或社會體系中諸要素之間比較持久、穩定的相互聯系模式。只有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和部分都腎密聯系,互相協調,整個社會才能始終保持和諧有序的狀態。“和諧社會”實際上是一種整體性思考問題的觀點,要求我們在把工作視野拓展到政治、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統籌各種社會資源,綜夸解決社會協調發展問題。
的政治學家亨庭頓關于“現代化引起不穩定、現代化伴隨著風險”的觀點已經得到了許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的驗證。即在現代化起飛的時期(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套過渡時期),是進入社會結構錯動、社會問題增多、社會秩序失范、社會風險易發的時期。我國社會轉型正面臨關鍵的臨界點.即進入了社會發展的矛盾凸顯時期,也就是社會失調時期。這種由社會結構內部不協調而產生矛盾、沖突或人們的無序互動導致的緊張狀態而產生的壓力,稱為社會張力。當社會張力的能量逐步積蓄起來,會對社會結構形成巨大的沖擊力,并在社會結構最薄弱的環節釋放出來。而這種無序的社會力量爆發就是社會危機或叫社會風險。
這十幾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協調發展的時期。我們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經濟建設上,而忽略了各種社會問題。有人在GDP崇拜下,只講效率而忽視了公平,使社會問題有積壓、增多的趨勢,甚至以犧牲一個階層(群體)的利益去滿足另一個階層(群體)的利益,形成了諸多社會不穩定因素,使社會運行不順暢。正是在這種社會背帚下.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問題。
要建設和諧社會,自然地涉廈到作為執政黨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就必須提高我們黨整合社會結構、社會利益、社會關系等等能力。因此。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必須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從社會整體利益和人民長遠利益出發,正確引導和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盡可能將社會轉型的代價降到程度,使整個社會結構協調與和諧,順利渡過社會發展的陣痛期。
(節選自《百科知識》20135年第4期)
1根據原文,下列對“和諧社會”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和諧社會是指社會各領域和部分都緊密聯系,互相協調,構成有序和諧的狀態。
B和諧社會也是一種整體性思考問題的觀點,它要求兼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運籌得當.協調發展。
c和諧社會是指相當數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規范發生相互聯系的生活共同體。
D和諧社會是針對社會轉型時期通常伴隨的不穩定這一特定現狀而言的。
2下列對我國目前“社會風險”的成因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許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現代化引起不穩定,現代化伴隨著風險,我國也不例外。
B我國正處在進人社會結構錯動,社會問胚增多,社會秩序失范.社會風險易發的時期。
c目前我國社會經濟各方面并沒有完全協調發展,形成了諸多社會不穩定因素,使社會運行不順暢。
D十幾年來.我國主要精力全部集中于經濟建設,而忽略了各種社會問題,只講效率而忽視了公平,使社會問題積壓、增多。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小康社會”相比,“和諧社會”更應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小康社會”強化的往往是經濟指標,“和諧社會”則是綜合社會各要素而提出的目標。
B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及時發現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避免各種社會矛盾的發生,使社會始終在良性狀態下運行。
c構建和諧社會,是對我黨執政能力的一大考驗,必須整合各類社會資源,使之回到有序發展的軌道上來。
D陶淵明筆下的那個既穩定又怡然自樂的物質貧乏的世界不是我們當今“和諧社會”的理想。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