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復習指導關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飾性的詞語
“高考生物復習指導關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飾性的詞語”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高考生物復習指導復習教材,還應注意教材概念中的“狀語”、“定語”等限定性詞語。
如教材中講到利用生長素浸泡扦插枝條,促進生根時,為什么在生長素的前面加上“一定濃度”?只有理解到因為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較低濃度生長素才能促進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促進側根形成、果實發育、頂端優勢等,但若超過合適濃度則會抵制上述作用;所以農、林生產上使用生長素一定要注意濃度。再如教材中給分離規律、自由組合規律和連鎖互換規律下定義時,都提到 “減數分裂時”這一時間狀語,說明了三大規律的適用范圍——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過程中,是核基因的遺傳規律。
教材中這樣的限定性、修飾性的詞語俯拾即是,如運載體“通常”用質粒(意為還有其他,如病毒),微生物培養基中的氮源“主要”用于合成細胞中蛋白質、核酸等(意為還有其他物質,如ATP、磷脂等),等等。
關注教材中限定性、修飾性的詞語,挖掘出其中的含義,可以深刻理解教材知識,有利于正確解答選擇題中的概念明晰題,也有利于提高解答第Ⅱ卷時語言的嚴密性,對減少答題過程中不必要的失分大有幫助。
高考生物復習指導關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飾性的詞語就分享到這里,更多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生物復習指導關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飾性的詞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