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主持《中華大典·天文典》獲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2017-04-25 11:32:08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大主持《中華大典·天文典》獲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走近名作、名家、名社——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頒獎慶典”在北京隆重舉行。由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江曉原教授任總主編,鈕衛星教授、董煜宇副教授任副主編的《中華大典·天文典》(五卷本)獲獎。

  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是中國出版界獎勵優秀出版物的綜合性獎項,與“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并列為業界三大獎。共有三個子獎項,即圖書獎、音像電子和游戲出版物獎、出版科研論文獎。《中華大典·天文典》(五卷本)獲得的是圖書獎,其頒獎詞如下:“日月星辰斗轉移,中國古代天學在人類文明史上書寫了輝煌篇章。跨越千年時空,8年沉潛磨礪,散落于各類古籍中的天學文獻得以分門別類,鑄就巨典,填補了中國歷法研究和古代天學資料編纂領域的空白,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中華大典》是以國家的名義和力量組織編寫的一部全面的中華古籍大型系列類書,被列為國家級重點古籍整理項目,分為24個典,共8億多字,所收的漢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文學、歷史、農學、林學、醫學、藥學、地學、天文學、語言學等各門學科,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是一部可以和明朝《永樂大典》相媲美的中國古典文化集成。

  《中華大典·天文典》項目啟動于2008年,這部1000多萬字的巨著跨越千年,匯編、甄選了中國歷代古籍中最有價值的天學記錄,再現了中國輝煌的天學遺產。《天文典》由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負責編纂,包括《歷法分典》、《天文分典》和《儀象分典》三個分典,編纂耗時8年,總字數達1096萬字。

  《天文典》總主編江曉原教授、《天文分典》主編鈕衛星教授、《歷法分典》主編董煜宇副教授在天文學領域都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豐富的學術成果,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的多位師生參與了此項工作,主編人員的學術建樹和研究院的良好平臺無疑是《天文典》學術品質的最佳保證。《天文典》五卷本的編纂,不單是一個資料的匯集過程,它還意味著典籍梳理、刪繁就簡、標點句讀、知識考證。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對古代浩瀚天學資料的整體把握和重新理解,這對今人來說無疑一個巨大的挑戰。古代天學文獻除正史中的天文律歷志外,大多分散在各典籍中,再加上現存古籍材料大多未標點,古代天學的涉及面又很廣,而且內容高深晦澀,面對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浩如煙海的歷代文獻資料,搜集、查閱、選錄、整理、分類、排序等都是編寫過程中艱難的步驟,這些工作費時費力,對細節要求極高,一個標點、一個字不對就有可能使整體文意發生變化。

  古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編寫中的一點小錯也有可能給天文學研究帶來災難。編纂人員幾乎翻遍了上千年的文獻,對文獻上的每一段天象記載都反復推敲,參考大量學術成果,生怕因為考證得不對誤導大家。參與編纂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在編纂過程中,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歷經8年時間,《天文典》幾易其稿,才有了如今五卷本的完美呈現,它是古人非凡創造力的體現,也是今人為傳承文化壘基造石、堅韌付出的見證。

  江曉原教授表示,古代的天學遺產是現代人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的重要文獻資料,并且還能為天文愛好者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現有天學記錄中保留了大量古代中國人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記錄,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而且目前除了專業的科研人員之外,業余天文愛好者也越來越多,和其他科學學科相比,天文學具有特殊的審美性,它是對普通市民進行科普教育的廣闊領地,是培養孩子科學興趣的最佳切入點,對于天文發燒友來說,這部內容精簡、分門別類、句讀清晰的《天文典》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閱讀價值。

  匠心獨具的選題、深耕作品的作者、精心編校的文本賦予了獲獎作品旺盛的生命力,這些作品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了示范導向作用,代表了中國出版業的發展水平。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上海交大主持《中華大典·天文典》獲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AV字幕在线观看老师 | 一区偷拍中文久久无 | 亚洲日韩少妇一区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 |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