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技巧科技文閱讀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技巧科技文閱讀"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都說科技文閱讀是雞肋,反復操練不見效,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其實,高考科技文閱讀并沒有這么“無趣”,要攻克科技文閱讀,還是有不少內在規律可以遵循。簡單地說,做科技文閱讀題,應分“初讀”和“再讀”,每次閱讀各有側重點。“初讀”時可讀得仔細一些,注重汲取文字信息;“再讀”則要快速回讀,尋找文字材料與題目的對應關系。下面就展開詳細的分析。
? ?一、初讀勤圈劃
\"初讀”時,應注意圈劃文章要點。圈劃法是適用于一切文體的經典閱讀方法,較之其他文體,科技文更注重考查學生準確理解文意的能力和篩選相關信息的能力,因此圈劃法意義重大。圈劃法常見誤區有二一是貪多求全,二是重點不準。那么,應如何避免誤區,真正用好圈劃法呢?
? ?1. 圈劃原文
? ?A.劃觀點
社科文注重論述的清晰性和科學性,故多用總—分、分—總、總—分—總結構來營構段落,謀篇布局。基于此,考生宜高度重視圈劃文章的主旨句、觀點句或結論句。劃出了這些句子,即在整體上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結構脈絡。
考生如何在緊張的閱讀中快速找到這些提綱挈領的觀點句呢?常用方法有二。一是要重視文章起承轉合處的關鍵句。如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前后照應句,往往都是明示或隱藏文章觀點的地方。二是要重視抓關鍵詞。閱讀時如遇到“認為、說明、表明、證明、指出、預言、假設、結論、所以、告訴我們”等詞時,要多長個心眼,因其后往往多是起到提綱挈領作用的結論性的句子。
? ?B.劃概念
社科文中常會出現很多專業術語,考生如能劃出概念,就能較快理解概念內涵和不同概念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理清思路。近年來,概念理解題屢見不鮮,這源于命題者重視考生在對概念外延和內涵的分析過程中準確把握文章信息的能力。現以2008天津卷試題為例作一說明。
書院教育,是宋元明時期特色的教育組織形式。“書院”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不過,那時的書院主要還只是編書、藏書以及讀書的場所。作為具有一定規模的教育場所的書院,是到宋代才出現的。當時,剛剛經歷五代十國戰亂,文化教育亟待振興,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傳陣地,以私人講學為核心的書院教育,就順應這種時代需要而出現了。宋代書院教育,以其官私結合的教育體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組織形式,呈現出與古代私學大不相同的面貌。不僅如此,書院教育與宋代官學之間也有較大區別。雖然書院也選用儒家經典作為教材,但它更側重于引導生徒修養品性、增長才識,而不是為了適應科舉。不過,書院的教學內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學以及科舉所要求的范圍,也正因為如此,書院能夠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勵,并獲得長足的發展。
科技文中的概念,有的直接用“概念 =種差 + 屬概念”的模式,有的則由于概念內涵較為豐富,種差分散于段落間,需要我們有效篩選信息,用以上下定義模式加以概括。以上文為例,書院教育的屬概念是“教育組織形式”,而種差有四。一是書院教育出現時期宋元明時期;二是書院教育誕生原因為振興文化教育,宋代思想家需要以私人講學為核心的宣傳陣地;三是教育體制官私結合;四是育人目標選用儒家經典,引導生徒修養品性、增長見識。由此不難概括出書院教育的概念書院教育是宋元明時期以官私結合為教育體制以思想家私人講學為核心選用儒家經典引導生徒修養品性、增長見識的教育組織形式。考生在圈劃概念時,可具體概括出概念,也可分點標出種差和屬概念,總之要注重完整全面。
? ?C.劃副詞
科技文重視表達的科學和嚴密,高考科技文設題又喜歡在范圍、程度、時態等細節上做文章。因此,考生如能在初讀文章時就找出彰顯科持文嚴密性的詞語,定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錯誤。考生如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可能、或許、全部、大多數、將要、已經”等詞時,應先圈劃出來。
? ?D. 劃難點
在閱讀過程中,很多考生常常因不能理解文章的局部段落和細節而出現急躁情緒,從而錯過了讀懂文章的大好機會。其實,在初讀文章時,讀不懂是常有的事,學生、老師概莫能外。對于讀不懂的段落和細節,考生可先圈劃出來,然后可用兩種方法處理。一是圈劃后馬上回讀,通過對局部的細讀來突破閱讀障礙;二是讀完全文后,在第二遍快速閱讀時帶著疑難思考難懂段落與全文的關系,既重視整體聯系,又重視局部細讀。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