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神奇的貨幣知識點
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于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以下是神奇的貨幣知識點的全部內容,請廣大考生認真學習。
一、全方位解讀貨幣的職能
1.貨幣的基本職能的比較
價值尺度 流通手段 含義 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原因 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能夠與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執行方式 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 后果影響 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商品的價值就表現為商品的價格 商品交換由直接的物物交換變成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即商品流通 舉例 1件上衣標價200元 小王花10元錢購買了一支鋼筆 共性 都隨著貨幣的產生而產生;都是由貨幣的本質決定的;都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2.貨幣其他職能的比較
支付手段 貯藏手段 世界貨幣 特點 現實的貨幣 現實的貨幣 現實的貨幣 作用 清償或支付債務、賦稅、租金、利息、工資等 貯藏財富 在世界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 舉例 小李交納了100元個人所得稅 小王用人民幣兌換了1 000克黃金 我國購買了美國1千萬美元機器設備 共性 都是貨幣基本職能的延伸 二、表解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 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 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下跌的現象 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 紙幣貶值、物價全面持續上漲、經濟過熱 物價持續下降、市場疲軟、經濟萎縮,通常伴隨經濟衰退出現 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經濟過熱,降低購買力 物價下降在短時間內對人民生活有好處,但物價總水平長時間、大范圍下降,會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導致經濟萎縮 大力發展工農業生產,增加有效供給;運用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綜合運用投資、消費、出口等措施拉動經濟增長,特別是要擴大內需;主要采取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 聯系 都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引起,亦即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與發行的紙幣數量不平衡引起;都會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都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二、規律總結
1.弄清匯率與幣值的關系
外幣 本幣 外幣幣值 本幣幣值 外匯匯率 本幣匯率 不變 更多 升值 貶值 升高 跌落 不變 更少 貶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變 貶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變 升值 貶值 升高 跌落 2.某國匯率升降的利與弊
匯率上升(升值) 匯率下跌(貶值) 利 弊 利 弊 貿
國進口 投資 利于該國對外投資 不利該國吸引外資 利于該國吸引外資 不利該國對外投資 消費 提高該國企業或居民的國際購買力 不利該國擴大外需 利于擴大外需 降低該國企業或居民的國際購買力 債務 利于該國償還外債 不利收回該國外債 利于收回該國外債 不利該國償還外債 地位 提高該國國際地位 加大該國的國際金融風險 降低該國的國際金融風險 降低該國國際形象
盤點幾組易混概念
1.商品與其他勞動產品
商品 其他勞動產品 區別 用于交換;有價值;是個歷史范疇 不用于交換;沒有價值;是人類社會的一個永恒范疇 聯系 都是勞動產品,都有使用價值,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2.使用價值與價值
使用價值價值區別含義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地位 自然屬性,與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屬性 社會屬性,商品的特有屬性 意義 正因為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同,所以不同商品之間才需要相互交換,以滿足人們的多種需要 不同商品都有價值,所以能夠按一定比例進行交換 統一性 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一個物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也就沒有價值,因而不可能成為商品;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一個物品如果僅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也不可能成為商品 矛盾性 無論是對商品生產者還是對商品購買者來講,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可能同時兼得。解決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的關鍵是商品順利通過交換 3.直接的物物交換與商品流通
直接的物物交換 商品流通 公式表示 商品—商品 商品—貨幣—商品 買與賣的關系 同時進行 把商品交換分成了賣和買兩個先后銜接的階段,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分離的,能夠擺脫商品交換的時空限制,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根本區別 是否以貨幣為媒介
神奇的貨幣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希望對大家提高成績有幫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神奇的貨幣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