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高考語文奪分“八卦陣”解析
"支招:高考語文奪分“八卦陣”解析"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冷默
距離高考僅兩周時間了,如何射好臨門一腳,使高考語文能夠正常甚至超水平發揮,應考戰術就顯得十分關鍵。據此,閔行區上師大康城實驗學校教師程立海表示,考生應在有限時間里做好八個方面的功課。
步:研讀考綱
研讀考綱是高考的“應考指南”,如果對考綱規定的考試內容、范圍都稀里糊涂的,復習就會沒有明確指向,甚至會出現南轅北轍,重點、難點不分,或是發生抓小放大的情況。
第二步:用好課本
包括現代文、古文、作文都有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地考到已學過課本上的知識點:考題與課本中某篇文章在語言、寫法、立意,以及人物性格、主題觀點等方面的異同的分析,寫作中對課本事例、名言名句的引用等,這都需要考生重視。可以按照散文、科技文、說明文、議論文、小說、詩歌、古文等不同文體,分別有重點地選取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的內容加以領會,一篇文章花上五到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溫故知新、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第三步:總結規律
將師生、自己公認的典型試卷(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平時考試或一模、二模、甚至是近三年的高考卷)精挑細選,對其中各類試題涵蓋的知識點進行研究、琢磨、分析、領悟、歸結,找出命題的一般規律與共同特點,有的放矢地復習,對薄弱遺漏的環節、一知半解的內容、疑難模糊的問題進行專項攻關——自己鉆研;查閱書本、資料;求助老師、同學等。
第四步:適度訓練
在備戰高考的一段時間里,考生應將老師的復習計劃與個人的安排有機地統一起來,每周可以做2-3份完整的高考試卷,同時,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對說明文、議論文、古文、詩歌鑒賞等專項,或兩天進行一篇訓練。在臨近高考的一周時間里,做卷的強度與頻率要盡可能降低和減少,這時候的做試卷與其他時間不同,一是為了適應與保持高考時應有的“感覺”與心態,也為了考場做題時間的控制、解題思維的敏捷、答題的規范做鋪墊。
第五步:鑒往知來
用好日常的好題本與錯題本。好題并不一定就是難題、怪題,能夠把學生考倒的題目,而是指那些題型新穎別致,看似簡單,實則容易讓考生掉以輕心,眼高手低,一做就會失分、出錯的題目,這類試題往往暗藏“機關”,迷惑性極大。因此,好題是難得的,是命題人的“妙手偶得”,無論在知識點的考查上,還是思考問題的視角上都“與眾不同”,值得珍視,不容放過。而錯題,則是考生知識方面、解題思路或是方法上不足、缺失的暴露與表現,通過對錯題本的“復習”,就是在梳理重、難點內容,獲取解題“捷徑”,歸納答題“范式”,創新考試“秘笈”的途徑,也是發現問題,彌補不足,養成細心學習、做題習慣的必然要求。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