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學常識:新樂府運動特點及代表人物
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對自己多學的知識點有所鞏固,下文整理了這篇2017年高考文學常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高考文學常識:中國古人的姓氏字號
2017年高考文學常識:新樂府運動特點及代表人物
新樂府運動
新樂府運動是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導的一場詩歌革新運動。“新樂府”一名, 是白居易相對漢樂府而提出的,其含義就是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 故又名“新樂府運動” 。
唐朝貞元、元和之際,廣大地主士大夫要求革新政治,以中興唐朝的統治。在這股浪潮的推動下,白居易、元稹等詩人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在《新樂府序》中全面提出了新樂府詩歌的創作原則,要求文辭質樸易懂,便于讀者理解;說的話要直截了當,切中時弊,使聞者足戒;敘事要有根據,令人信服;還要詞句通順,合于聲律,可以入樂。宣稱要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高考學習方法,不為文而作。
新樂府詩的特點是:自創新題,詠寫時事,體現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紳、張籍、王建也是這一運動中的重要作家。白居易的《新樂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詞》、《織婦詞》,張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謠》,并為新樂府運動中的優秀作品。
新樂府詩試圖在詩中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實弊端,然而此類型的創作不免會觸動到權貴人士,因此在風氣的推展上并不順利。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遭謗被貶,遠謫江州,新樂府運動也因之受挫。
以上就是育路網的編輯為各位考生帶來的2017年高考文學常識,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