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高考語文翻譯題中最易出現的6大丟分點
"專家揭秘高考語文翻譯題中最易出現的6大丟分點"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一、專有名詞,強行翻譯
在翻譯文言文時,遇到一些國名、地名、年號、謚號、官職等專有名詞時,可不作翻譯,將之保留即可。因為這些名詞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稱意義,現代詞難以準確表達。強行翻譯,難免畫蛇添足。
示例1.永樂元年入朝,留為故官。未幾,復謝去。(《明史·鄭濂傳》)
【學生翻譯】年號永樂的年被征入朝,(留下原來擔任的官職。不久,又辭官離去)。
【答案分析】永樂、元年分別是年號、年號開啟的年,這都有其特定意義,不必翻譯。
【正確翻譯】永樂一年(或元年)被征入朝。
示例2.淮南王朝,殺辟陽侯,居處驕甚。盎(爰盎,人名)諫曰:“諸侯太驕必生患……”(《爰盎晁錯傳》)
【學生翻譯】淮南一帶稱王的諸侯入京朝拜的時候,(殺了辟陽侯,生活起居、處世表現非常驕橫)。
【答案分析】淮南王是固定的稱謂,應保留原文。如譯為“淮南一帶稱王的諸侯”,意義就變成“淮南一帶稱王的諸多諸侯”。
【正確翻譯】淮南王入京朝拜的時候。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