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高考政治知識點之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2017-05-06 14:49:31 來源:精品學習網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育路網編輯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辨證關系:

  【原理內容】:(1)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在實踐的基礎上,認識能夠不斷深化和向前推進。(2)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能夠促進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認識則把實踐引歧途。

  【方法論】:既要重視實踐,又要掌握科學理論,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實踐和理論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有關實踐的基本原理

  ①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把人們觀念中的存在轉變為現實中的存在。

  ②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③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實踐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

  ④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人的實踐活動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當中;實踐活動是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的,是歷史的發展著的。

  3、有關認識的基本原理(反復性和無限性)

  【原理內容】:認識具有反復性,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的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方法論】:真理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4、關于真理的原理理論(條件性和具體性)

  【原理內容】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但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方法論】:(1)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要求我們,如果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過去的認識,或者超越歷史條件,把適用于一定條件下的科學認識不切實際地運用于另一條件之中,真理都會轉化為謬誤。(2)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們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會在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更多相關信息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必修4高考政治知識點之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本欧洲欧美视频 |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天天综合网久久久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