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志愿填報: 謹防志愿被篡改!
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存出不窮
2016年考生,山東單縣一中高三考生田某、許某被同班同學陳某篡改了高考志愿、山東青島考生常某的高考志愿也被其同學郭某篡改……
報考陜西師范大學的免費師范生,高考志愿被同班同學郭某篡改成魯東大學。
2014年,江西新余市和九江市發生了填報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事件。張麗芳:最初填報志愿“江西財經職業學院”與第二志愿“九江職業技術學院”被調換了位置,篡改人為高三(3)班班主任林威,篡改時間為7月1號。
同的事情還發生在江西省彭澤縣二中高三(10)班同學江健的身上,她的、第二志愿也被進行了調換。她的志愿原本是江西現代技術職業學院,后來發現第二志愿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被改成志愿。
近年來,多地都發生了高考考生志愿被篡改事件:2011年,安徽省全椒縣三圣中學37名高考生志愿被改;2012年,河南省周口衛生學校14名學生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志愿被篡改,志愿均變成山東某職業學院;同樣是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萬勝高中10余名學生高考志愿被人篡改為“四川三河職業學院”……
涉事者既有考生的同學,也有教師,對受害考生造成極大困擾。要如何加強防范,才能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呢?
篡改高考志愿對考生的影響
1、考生所填報的高考志愿是根據個人愛好,同時聽取家人、老師、朋友的建議才最終敲定的,有的甚至是找報考機構或購買志愿填報卡精心選擇的高考志愿,志愿被篡改后,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2、損失了還算是小事,如果真的讀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是多么痛苦的事。高考志愿是考生慎重選擇的結果,是興趣、愛好、特長的體現,高考志愿決定著考生未來要走哪條路、吃哪碗飯,篡改了高考志愿等于篡改了人生。
防止高考志愿被篡改的技巧
考生應提高防范意識
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能做的很有限,就是設置繁瑣的登錄密碼,并做好密碼保密工作,不讓老師、同學等人知道,做好這些就已經足夠了。在教育行政方面,應該加大問責力度和懲罰措施,對收回扣篡改志愿者直接開除教師資格或在教育界封殺。另外,對利用不正當手段競爭生源的學校和責任人也要進行嚴厲處罰,限制招生名額,嚴肅處理。
營造安全環境
對于學校來說,應當盡到安全防范的義務,加強宣傳和管理。特別是如果組織考生在學校里統一填報,就應該為每個考生提供獨立的操作空間和時間,不要讓大家圍著一臺電腦去操作。
加強法治教育
篡改事件的發生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個別考生急功近利的心態。篡改他人志愿的行為不正確想必都知道,可是他們仍然選擇去做,與本身法治意識比較淡薄有關,沒有意識到可能違法,這也說明校園中的法治教育還有缺失。
保管好個人信息
高考填報志愿是關系到考生前途命運的事情。每個考生都應該提高安全意識,不要向別人包括同窗好友透露自己賬號、密碼,填報的時候也應該獨立操作。如果每個人都樹立起安全意識,維護自身權益,篡改志愿這樣的事件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