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易錯知識點大全
2017年高考就要來臨了,本文是一篇高考歷史易錯知識點,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易錯點:
1、 西周的分封制不僅分封王族,還分封異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與周天子并無血緣關系。
2、 大宗和小宗不是絕對而言的,而是相對而言的。具體來說,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貴族的大宗;諸侯對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國內,諸侯對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內,對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為士的大宗。
3、 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而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于地方分權的制度。
4、 柳宗元曾說“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這是說秦亡是因為暴政,而不是因為實行郡縣制。
5、“漢承秦制”,并非漢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并有所損益變化。
易混點:
1、比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縣制
實行條件
與宗法制相聯
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
傳承制度
世襲
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不得世襲
官吏權力
擁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
與中央關系
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
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地方絕對服從中央
官員職責范圍
封地內有行政權,擁有對土地的管理權
轄區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無管理權
歷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
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
2、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應用時代
確立于秦、盛行于漢
確立于隋,盛行于唐
丞相職權地位
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有相對獨立的決策權、審議權和行政權
三省長官均為宰相,相權一分為三
作用地位
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趨向鞏固
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趨向完善
3、 明朝以前,宰相被賦予決策大權,地位十分鞏固;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無決策權,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4、 明朝的內閣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無決策權;而英國的內閣是君主立憲制下的最高行政機構。
上文就是育路網給您帶來的高考歷史易錯知識點,希望可以更好的幫助到您!!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歷史易錯知識點大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