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立黨為公 執政興國
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立黨為公 執政興國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育路網!
第八課 立黨為公 執政興國
一、中國共產黨是我們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在我國居于領導核心地位。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B)
1)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確立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2)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經歷了長期斗爭的考驗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斗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裕和人民幸福。
小結: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2.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由黨的先進性(性質、宗旨、指導思想)決定的(B)
1)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2)由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決定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3)由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決定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①三個代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②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3.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發展和進步的客觀要求(C)
1)黨的領導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2)黨的領導是維護中國統一、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
3)黨的領導是保證政權穩定的需要;
4)黨的領導是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共同建設美好未來的需要。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2.我國政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B)
1)我國政黨制度的形成
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長期革命與建設的歷史進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確立和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政治智慧的結晶。
②1949年9月21日,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共同參加和組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的標志。
2)新型政黨制度的發展
①我國的八個民主黨派:
中國國民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②現階段,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
在現階段,我國的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3.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1)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特點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
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B.中國共產黨對各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民主黨派在組織上是獨立的。
②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
A.在我國新型的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基本特征;
B.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實質,是代表工人階級掌握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C.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擁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包括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小結: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或反對黨,而是名副其實的參政黨。共產黨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執政黨和參政黨的關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關系。
③“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
A.長期共存是多黨合作的根本前提
B.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互相監督是政治監督
④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
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⑤發展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根本任務
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
⑥通過多種形式實行政治協商
A.政治協商的兩種基本形式: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協商;中國共產黨在人民政協同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協商。
B.人民政協的性質: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界愛國人士參加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C.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團結&民主
D.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E.中共中央同各民主黨派中央政治協商的主要形式:民主協商會;高層次、小范圍的談心活動;座談會;書面建議。
我國政黨制度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黨制度的本質區別
A.經濟基礎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我國的政黨制度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
B.階級性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與資產階級專政的國體相適應。我國的政黨制度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
C.政黨關系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反映的是執政黨和反對黨的關系。我國的政黨制度反映的是執政黨和參政黨的關系,是親密的友黨關系。
2)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優越性、意義)(B)
①實行這種新型政黨制度,有利于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②實行這種新型政黨制度,通過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參加政治協商,可以促進重大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有利于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③實行這種新型政黨制度,可以發揮各民主黨派社會聯系廣泛的優點,有利于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4.總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共產黨的領導作用和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作用,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實現社會全面進步;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利于保持國家政局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簡答題,論述題)
5.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同這種國體相適應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我國的政黨制度與國體相適應。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立黨為公 執政興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