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方略
"高考語文復習方略"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一.高考試題總體評價
1、試卷卷面結構沒有變。
2、試題量、試題賦分沒有變。
3、與課本緊密銜接沒有變,如:默寫題全部出自課本。
4、難度適中,穩中求新,穩中求變,略有調整的原則沒有變。
從結構看,試題仍然是由一卷客觀題與二卷主觀題構成。今年的題型、題量和賦分如下:
語言文字運用,共7題,27分。其中語音、成語、病句和語言連貫4道選擇題,12分;語言運用3道填空和簡答題,15分。
名句名篇默寫,1題5空,5分。試題形式是兩題選一題,內容全部出自課本。
古代詩文閱讀,5題,27分。其中選擇題3道,9分;古文翻譯1題2句,10分;古詩鑒賞1題2問,8分。
現代文閱讀,8題,34分。其中小閱讀選擇題3道,9分;大閱讀簡答題4道,22分。
寫作,1題,60分。
二.高考試題各題分析
1.語言知識題第1題語音,考查點同去年一樣,全部落在了常見字的讀音上,難度不大。第2題與06、07年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考查成語,難度不大。第3題病句辨析應當相比去年要容易一些。
2.小閱讀總體難度要比去年《生物多樣性》稍簡單。選文是一篇摘自《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角》的文章,字數900字。文章圍繞“明代白銀貨幣化”設置了三道選擇題,重點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整合信息和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第七題仔細閱讀并不難,但學生出錯率卻不低,關鍵在于沒有細心閱讀,有些憑想當然。
3.文言文文言文閱讀《宋書?王曇首傳》(節選)的字詞考核,題目涉及的重點詞語與教材完全對應,在教材中都可以找到,容易得分,翻譯較為簡單;第10題大意的學生會錯,要求選出“下列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答案是B。這道題題目強調的是“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而“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詢曇首”不是文中內容。
4.古詩鑒賞06年出的是一首宋詞,07年是唐朝王維的《新晴野望》,而今年出了一首借景抒情的宋詩《春日即事》,試題設計了如下兩問:(1)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考查考生對詩眼的把握。(2)這首詩表現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重點考查考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時,除把握全詩內容外,還要結合作者及注釋內容理解。問容易答,而第二問比較難了。“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緒”學生結合詩句和注解應該能答出來;但“對世態冷暖的感嘆”需要聯系“門可羅雀”這一成語,即對“張羅地”的理解,許多學生這一點答得不好,關鍵是對“張羅地”理解得不好。
5.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荀子?勸學》中“登高而招……善假于物”和杜牧《阿宮宮賦》中”長橋臥波……不知東西”,出自高中課本,《孟子?告上》中“生亦我欲……”出自初中課本,都是課本要求背誦,也都是考生熟悉的名句名篇,比起去年莊子《逍遙游》的句子默寫要淺易,大大減少了失分,但要得分卻也不容易,它涉及到兩個通假字,一個是“君子生非異也”的“生”字,一個是“故死有所不辟也”的“辟”字,可以說,簡單中也有難點。這是我們在今后復習中應注意的。
6.現代文大閱讀選文選自《光明日報》1962年10月1日,作者季羨林。當代學者。選文約1300字,作者通過寫對馬纓花感情的變化,表現出心情和生活態度的變化。14題,作者為什么說“有孤寂之感”?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準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篩選并整合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①個要點;篩選并整合第三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第②個要點。15題,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需要聯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層含意,還應適當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這道題學生在做題時審題容易出現問題,有些學生答成作用了。還有的沒有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造成失分。16題,作者為何用了很多筆墨寫過去“大院子里”的生活?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時,需要把握全文內容、行文思路和材料安排的目的。17題,文中所說的“光與影的對比”具體指什么?文章寫馬纓花有什么寓意?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以及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等能力,解答時需要結合全文內容和自己的理解綜合解答。問還需整合原文中相關信息作答,第二問和問有繼承性,同時聯系作者處境和遭遇作答。
7.語言表達運用試題第六大題新增或調整:18題,2006年考的是篩選、整合語句,給“魔術”下定義;19題是讀圖題,對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的所在位置作一介紹。2007年18題考的是語意連貫題,今年放在了選擇題中考查。19題是語言得體。今年18題是介紹用語時四處不得體語句的修改;19題修改句子題,刪去和不能刪去的只填序號。應該說有調整,但調整不大。
8.作文作文題和去年相比,在審題上略有難度。材料最明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好心未必辦好事,特別是獻愛心、幫助別人,要從對方受助者的實際需要出發,千萬不要盲目,憑片面角度去做。作文給我們的啟示是,干什么事,不能靠經驗,一切從實際出發,全面考慮問題,這樣才能把事情辦成。增強了對審題的要求。這是明年高考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
三、高考命題走向
1、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①繼續加強對語言運用的考查。
②試題材料的選擇突出時代感,貼近中學生實際。例如今年的18題,就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試題選材的時代性,密切與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相結合,凸現人文性是高考語文試題發展的重要趨勢。
③考查形式穩中有變。主要體現在第六大題語言表達與應用的題型變化上。 2、名句名篇的考查重點在課內,但課外一些名句名篇也可能在考試中出現,不要忽略對課外名句名篇的記憶、積累。還應注意初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去年和今年的名句名篇背誦都涉及到初中的內容。
3.古代詩文閱讀
古代詩文的考查將繼續堅持對“淺易的古代詩文”的考查。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文言文選材以史傳類為主,議論性材料附著在史傳類材料上。
②詩歌鑒賞選材淺易,考查全面。詩歌鑒賞能力測試試題,選材上古詩多是課外篇幅短小、淺易新鮮的詩詞曲,以唐詩為主,宋詩、宋詞、元曲為輔。
就命題形式看,古代詩文的考查將保持相對穩定。
翻譯題的分值穩定在10分,詩歌欣賞的分值穩定在8分。
4.現代文閱讀
閱讀試題選擇的材料著重在文學作品,側重選擇散文,尤其是文化內涵較深厚的散文。明年的高考將會繼續保持這種選材特點。
5.寫作
2006年是給材料作文,關于讀書。2007年是關于幫助。今年的作文實際上是新材料作文,強調審題。對于新材料作文,我們要引起重視。
四、復習應注意的問題
(一)復習原則
1.認真研究新課標、新考綱、新考題,探索把握新高考的變化軌跡。
2.緊抓閱讀和寫作表達兩大塊。以閱讀和表達作為訓練主線:閱讀練習立足高考試題;基礎知識類復習以系列推進、循序漸進為主,相關內容回歸書本,不搞專課訓練;閱讀強化以讀本、專題補充讀物為主。
3.提高課堂效益,切實落實以學生學習主體的原則,教師要精講、少講,重在學生練習和感悟。每節課必須有講義,課后有跟蹤小練習。
4.減少花拳繡腳式的備課筆記表面環節,提高教研含金量。備課要在思考語文復習的方略上下功夫,重在資料研究、方法研究、練習研究。
5.整合全組的語文資源,提高復習效益。要步調一致,同心協作,發揮整體優勢,要相互學習,多加交流,為復習作正確引導。
(二)復習要求
1.加強備課組內協作,精心編選、組合好每一份專題練習、資料講義,所用試卷盡量不用原卷考試。
2、組內要有明確的任務計劃分工表,每星期每人負責出一份練習,簽上姓名、日期。
3、引導學生做好講義資料的保存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