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指導: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高考語文復習指導: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專題十七 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一)、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1-2問題。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 秋云暗幾重。
注:綠綺,古代的琴。
1、李白這首詩寫聽琴,運用了_______________這一典故。該詩表現音樂的高妙并不是直接寫琴聲,而是從側面重點描寫______________ 。
2、聯系詩中所寫的典故和最后一聯所寫的形象,簡要說說這首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
(二)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第3題。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3、這首詩主要描寫的內容是___________(不超過5個字);初夏天氣的總體特點是_____________(不超過4個字)。
(三)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4-5題。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這首詞作于蘇軾被貶黃州之時。
4、開頭“莫聽”“何妨”兩個詞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篇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詩中的“風雨”是實指,也是隱喻。聯系詩人的政治處境,分析“風雨”的喻意,并概括詩歌所表現出的作者的生活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第6題。
倦夜① 杜甫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此詩為廣德二年寫于成都。當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騷擾中原;并于廣德元年十月,直搗長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陜州避難。②徂:cú,過去;逝。]
6、本詩為什么以“倦夜”為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牛嶠的《定西番》一詞,然后回答第7題。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7、本詞通過描寫什么風物來表現征人的什么情緒?
答:
(六)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8-9題。 西 樓 曾 鞏
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8、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詩的前兩句從什么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
答: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