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從精英教育變大眾教育 年輕人如何看基層就業?

2017-05-27 18:13:20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當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變成大眾教育,新一代年輕人是否做好了去基層就業的心理準備呢—— 基層就業,同學們都要準備著

  說到畢業后去基層找工作,很多人都會相視一笑。到底是愿意去還是不愿意去?顧慮什么?又看中什么?

  今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提出積極營造有利于高校畢業生立足基層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更好鼓勵高校畢業生扎根基層、服務基層。

  據統計,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795萬人,比上一年增加30萬人。當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變成大眾教育,新一代年輕人是否做好了去基層就業的心理準備呢?

  基層即底層?

  小舞臺也可成就大事業

  當很多人還在奔波求職時,清華大學應屆博士畢業生李延武作出了一個在外人看來并不“安分”的決定——去陜西作一名基層選調生。

  李延武本來可以有更加“世俗”的選擇,比如到一家大企業,掙幾十萬元的年薪,這對他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但作出到基層就業的決定,并非李延武一時的心血來潮。

  上學期間,李延武就熱心于公共事務。2012年,李延武在浙江平湖市參加暑期實習時,選擇了當地三個矛盾最集中的部門:信訪局、派出所和城管大隊。這期間他經歷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在信訪窗口接待上訪,第一次坐上警車出警,第一次跟著城管去檢查市容……

  “基層情況最復雜,是最能鍛煉人的地方。同時,基層也是政策落實的關鍵環節,最需要青年學生去奮斗。從那時起我開始意識到,要尋找中國許多問題的解決之道,應該去基層。只要有心、有行,我們所能推動的改變比我們的想象要大。”李延武說。

  選擇“北上廣”等大城市和穩定性強的單位工作,過去一直是很多大學畢業生的首選。現在,隨著就業環境的逐漸改善,熱衷于跨地域就業的大學生也多了起來。返鄉就業、基層創業,成為大學生近年來就業的一個明顯趨勢。

  以清華大學為例,畢業生到重點行業、領域和地區就業創業的比例由2003年的32%提高到近5年的約70%;在地域選擇方面,京外就業比例近4年均超過50%并逐年增長;開展定向選調生工作8年來,已累計輸送近1200名畢業生到基層公共部門工作……“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已經成為清華畢業生就業選擇的主旋律。

  說起基層就業,李延武的腦海中一下子浮現出很多人的面孔:在研團認識的藥寧師兄,現在在南疆喀什;今年校慶回來的周浩師兄目前在寧夏當鄉黨委書記;在研會的好兄弟吳昊,現在在福建長汀。他說,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人的選擇,也許可以稱作“沒有個人功利的選擇”。

  “只是啟航,路還很長,一起加油。”李延武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寫道。

  去還是不去?

  有困惑也有期待

  隨著“95后”畢業生大規模步入職場,他們個性鮮明,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就業觀已經更趨多元化。他們對于基層就業,早已不再談“基”色變。比起“80后”一代,他們不愿意將就未來的就業方向,渴望靠自己的能力去創造屬于自己的天地。

  今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舉行的綜合類專場雙選會上,記者見到了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應屆畢業生劉明會。不同于大多數人是留在一線城市還是回家鄉之間猶豫不決,這位20歲出頭的女孩最大的理想,是能夠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回報家鄉。

  “雖然現在就業壓力比較大,但選擇去基層就業,并不是因為就業難。我們學醫的就應該從基層干起。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推廣,我相信以后無論是在大醫院還是小診所,基層工作經驗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每次回家我都看到家鄉的變化與發展和對人才需求的迫切,我希望能夠為家鄉父老鄉親盡一份力。”劉明會說。

  放到5年前,去縣級或者鄉鎮衛生機構對于很多醫學類畢業生來說是壓根兒不會考慮的事情。伴隨著“二孩”政策放開效應的顯現,兒科、婦產科的醫療人才需求旺盛。由于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基層條件的改善,配合學校在就業創業課程中的引導,現在“下基層”對于醫學類學生來說,已經成為一個主要就業途徑。

  當然,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縱使去基層的理由有千千萬,一個小小的蝴蝶效應,就有可能成為通往基層工作的“攔路虎”。采訪中,記者發現,阻礙大學生去基層就業的原因既有主觀上的,也有客觀原因。主觀上主要是對基層的理解存有偏差、服務基層意識薄弱,部分大學生對基層了解很少,有些人覺得在基層工作不體面。客觀原因主要是基層工資待遇低,經濟壓力大等。也有一些高校畢業生對下基層有顧慮,并非因為怕吃苦、嫌掙錢少,而是擔心自己發揮作用有限、發展空間受阻,“一旦下去,就上不來了”。

  “其實,如果大家都對下基層工作有顧慮,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基層看看。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李延武說。

  如何看就業?

  觀念轉變需要過程

  “從大學校園到小縣城,我害怕自己變得鼠目寸光、庸庸碌碌;害怕自己在小縣城的生活節奏中迷失自己。如果身邊也站著幾個和你一樣的人,你會安心很多,我就是需要這樣的安全感。”談到去基層就業,來自師范專業的王寶華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就業觀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像王寶華這樣的憂慮,每個大學生都可能存在。除了引導大學生培育就業觀,保障越有力,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動力就越強。

  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一直是我國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鮮明政策導向。2017年2月份,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明確提出,要結合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開發崗位,落實學費代償、資金補貼、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微企業就業。北京擬為大學生村官漲薪,江蘇基層就業有考研(課程)加分……今年以來,不少地方政府在提高基層崗位待遇等方面下了功夫,相繼出臺了各項鼓勵政策。

  不僅于此,高校在引導大學生去基層就業方面也有很多可為的空間。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林成濤告訴記者,學校高度重視發揮畢業生就業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專門建立“清華大學勵業基金”,設立“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啟航獎”,獎勵選擇到西部、基層、重點行業、艱苦行業就業創業的畢業生。學校領導還親自把他們送到工作崗位上,并在之后不定期去看望。“扶上馬,送一程”的行動,能夠幫助選擇到西部、基層、國家重點單位就業的畢業生“沉下心、沉下身”“留得下、干得好”。

  專家指出,去基層單位就業,目前還是大學生比較個體化和個性化的一種選擇,還沒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同個人的具體條件有關,也和國家的具體政策有關。國家出臺的那些引導性政策能不能有效落實,能不能為去基層就業的畢業生打通上升渠道,能不能為他們創造更多施展才能的機會,為他們解決一些后顧之憂的現實問題,這些都將對大學生的就業選擇產生重要影響。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大學從精英教育變大眾教育 年輕人如何看基層就業?”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一二三区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 偷拍日韩一区中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