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沖刺最后10天 如何選中非211的名牌大學
非“211工程”里的名牌大學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一本高校”:或原來是國家重點大學,后來國家調整時由于上述原因沒能進入“211工程”行列;或學校辦學實力雄厚,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或原來是中央部委屬大學,后來劃轉到地方管理,而地方政府給予了強大的支持和投入,學校反而因此獲得了新的生機和強大的活力。
一種是“二本高校”:或是省屬重點大學,或是有辦學特色,或是“居所顯赫”。無論哪種情況,它們都有自己的品牌專業,長期以來在全國享有一定的聲譽,在各地招生時,由于政策原因而“腳踩兩只船”,年度招生計劃一部分在一本錄取,一部分在二本錄取。
1、西南政法大學
名校標簽
如果不是中國政法大學后來者居上,這個學校仍然稱得上政法院校的“龍頭老大”。
西南政法大學是西部地區最早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也是西部地區惟一一個建有法學博士后流動站的單位。學校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劉伯承元帥為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學院。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學校早在1978年就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但是后來,由于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學校沒能進入國家“211工程”序列。2000年,學校又由司法部直屬劃轉為重慶市人民政府管理,一下子成了地方重點院校。
半個多世紀以來,西南政法大學已形成了從高職教育、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共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10多萬人,是全國所有高校中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教授在其所著的《從法學引注看中國法學的現狀》一書中,列出了目前國內法學界的學者“目錄”,有人對目錄中的學者名單做了一個統計,發現有近一半的學者出自西南政法大學。
盡管學校已不如當年那么輝煌,但在西部地區,西南政法大學仍然是法學教學科研實力最雄厚、法學學科體系最齊全、在全國法學和法律界有重要影響的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名校門檻
1.學校設有17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31個省市及港澳臺招生。絕大部分本科專業在本科一批錄取;特殊專業如偵查學、治安學、經濟犯罪偵查專業在提前批錄取;應用技術本科(即高職本科)在二本批次錄取,其專業有2個:法學(律師方向)和法學(公安法制方向)。
2.不論哪一批次的專業,原則上要求外語、語文單科成績均及格;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專業原則上要求數學單科成績及格。同時,學校還強調:“根據我校的專業特點和今后從事工作的需要”,各專業要求考生身體健康、五官端正、口齒清楚、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強,在同等條件下,男生身高在1.68米、女生在1.58米以上的優先錄取。
2、東北財經大學
名校標簽
大凡坐落在城市地理位置優越的高校,在校名上是絕不會舍棄城市這張名片的。像北京的高校大都以“北京”或“中國”冠名,讓人一望校名就肅然起敬;上海的高校一般也不舍得把“上海”二字忘卻,誰不知道它是中國的經濟大都市呢。大連是個迷人的海濱城市,云集于此的高校不論是部委屬院校,還是地方院校,也都不忘把城市的名片掛在前頭,如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交通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大連民族大學等等,就連軍隊高校海軍艦艇學院也要把“大連”夾在校名中呢。可是東北財經大學就這么“不識時務”,雖然身居大連市中心,校名卻偏偏不沾大連的邊,以至于讓好多人一直誤以為它在千里之外的工業重鎮沈陽呢。
東北財經大學創建于1952年,當時的校址確實在沈陽,不過,1959年她就遷至大連,與位于大連的遼寧商學院合并,成立了遼寧財經學院。1979年學院劃歸財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為東北財經大學。2000年劃歸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
東北財經大學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現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五個學科門類,31個本科專業,65個碩士點,38個博士點,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等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
在現有各學科中,經濟學科中的產業經濟學、財政學(含稅收學)為國家級重點建設學科,數量經濟學為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統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為省級重點學科;管理學門類的會計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企業管理為省級重點學科;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名校門檻
1.東北財經大學每年招收本科生兩千余人,分31個專業8個專業方向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十年來,東北財大在遼寧省的招生錄取線一直高居全省高校前3名。
2.學校在北京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招生,在上海本科二批招生,其他省份均在本科一批招生。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名校標簽
南眺巍峨雄偉的唐代大雁塔,北臨舉世聞名的明代長安城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就坐落在古城西安南郊的一塊風水寶地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具有110余年的辦學史,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學。積淀了我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類學科精華,聚結了原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和蘇南工專等著名高校的優勢學科,于1956年在西安合并而成,時名西安建筑工程學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后易名為西安冶金學院、西安冶金建筑學院。1994年更名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這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雄厚師資力量、豐富教學資源并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高等學府,是公認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土木建筑類院校及原冶金部重點大學。
學校現有15個院系,50多個本科專業,其中建筑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給水排水工程、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藝術設計等11個本科專業為陜西省名牌專業。
西安建大是國務院首批批準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的單位。學校現有碩士點61個,專業碩士點4個,碩士點已基本涵蓋了學校所有的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9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學科設有博士后流動站,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兩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名校門檻
1.學校所有本科專業,面向外省招生時,均在本科第一批招生。
2.在陜西省招收本科生分為兩個批次,理工科類專業全部是一本,近年來新增設的文史類和外語類專業是二本。二本的專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公共事業管理、漢語言文學、英語、對外漢語等。
4、沈陽農業大學
名校標簽
沈陽農業大學組建于1952年,由當時的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專業除外)和沈陽農學院部分專業合并而成。學校坐落在沈陽市東郊的天柱山南麓,東與名勝古跡東陵毗鄰,西與沈陽城區相連,學校占地達2萬2千畝,校園有山有水、有旱田水田、坡地和林園,農業教育、科研條件優越,環境幽美,景色宜人。
學校自創建之初,就是一所高水平的農業大學。早在1979年即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學校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981年被批準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0年4月國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學校由農業部所屬劃轉為遼寧省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的特色專業集中在農林畜牧類,如農學、應用氣象學、生態學、園藝、草業科學、植物保護、園林、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旅游規劃與管理方向)、動物醫學等。這些專業除了動物醫學專業學制是5年外,其他專業學制均為4年。
名校門檻
1.作為一所“老牌的重點農業院校”,自恢復高考以來,招生計劃一直列在各省市的一批本科之中,但是近年來,由于學校帶有“農業”二字,在各地招生時,常有考生在一批本科線之下錄取的現象發生。對此,學校在《招生章程》中這樣解釋:“在外省如果第一志愿考生人數不足招生計劃人數時,按教育部有關規定、政策,并結合生源地招生政策確定錄取辦法。”
2.學校建議報考園林專業考生應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報考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考生應具有較好的英語基礎,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專業考生應體貌端正、發音標準、口齒清晰。
5、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名校標簽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一所具有50余年悠久歷史的國家重點大學。前身是1958年分別成立的阜新煤礦學院、撫順煤礦學院、遼寧煤礦師范學院和雞西礦業學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調整,四校合并,校址選于遼寧省阜新市,定名為阜新煤礦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
1978年學校更名為阜新礦業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88所重點院校之一、全國200所有條件接收留學生單位之一。1981年被批準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獲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更名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現已成為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于一體的著名高等學府。
學校在礦山災害治理、安全工程、測繪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機械制造等研究領域形成了明顯優勢和突出特色,在礦區開采沉陷治理、“三下”采煤、沖擊地壓的預測與防治、地質動力區劃、石油開采等許多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名校門檻
1.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在多數省份都安排在本科一批或本科一批B錄取。但是,由于該校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特色專業又多是艱苦行業,所以每年在部分省份需要降分錄取。
2.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共2個專業只招男生。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