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社會工作專業介紹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源于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空軍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氣象干部訓練大隊,1954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干部學校,1956年改建為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成都氣象學校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定名為成都氣象學院。1981年學院成為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0年學院劃轉到四川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并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并入。2003年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7年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社會工作 (本科類)
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在公共管理、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管理、服務及理論研究等相應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樹立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學習和掌握開展社會工作的技能與方法,使學生具備進行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與技能,掌握理論分析、實證研究、社會工作實踐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應完整準確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熟練掌握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知識,了解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2)熟練掌握社會工作的各種技能和方法,善于運用社會工作理論、知識和方法幫助困難群眾走出困境,從事正常生活并獲得發展;
(3)熟練掌握社會調查方法和技能及社會統計方法;
(4)了解黨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有通過社會工作實踐和社會工作研究影響社會政策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國情,善于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具有較強的論文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6)掌握文件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特色與優勢】增強計算機操作能力,注重實用性的培養。
【主干學科及主要課程設置】
主干學科:社會學
主要課程設置: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個案社會工作,小組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社會保障概論,社會政策與法規,社會心理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青少年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保障概論,家庭社會工作,社會行政,網絡應用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專業教學實習等,共16周。
【就業方向】
本專業主要在政府機構和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公益團體機構從事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社會調查及分析等工作,在教育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也可在城市從事社會保障、社區發展與管理工作,在城鄉社區從事物業管理、咨詢等相關工作。
【學生繼續深造方向】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
(責任編輯:趙華)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