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指導:現代文閱讀綜合檢測題
"高考語文復習指導:現代文閱讀綜合檢測題"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專題二十五 現代文閱讀綜合檢測
[組](30分)
(一)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12分)
生態災難不能重演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北京城南10千米處,有一座在清代獵苑遺址南海子故地建立的小型保護區:北京麋鹿苑。它以研究、繁育在中國一度滅絕、又重返故里的我國特有動物麋鹿而蜚聲中外。為使這一命運多舛、失而復得的物種能在麋鹿苑安頓下來,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不僅從資金、科研上給以保障,而且設有“麋鹿苑派出所”,全年駐有公安干警。忠于職守的警察十幾年來日復一日地環繞千畝麋鹿苑巡邏,使這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從未有過任何被偷獵的閃失。
可實際上,這里的麋鹿并非平安無事,每年都發生數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死因既非槍殺,亦非投毒,而是因為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一次次誤食塑料袋使其梗塞而死,周邊的沙化及垃圾更令麋鹿的生存質量每況愈下:水源匱乏、植被枯萎、濕地干涸……鹿苑墻外禁而不止的挖沙活動不僅使麋鹿苑內的地表水大量流失、草木枯黃,而且每遇刮風,那失去植被庇護的裸地便沙塵泛起,黃土漫天,直逼麋鹿苑。10年前,這里可是風吹草低,垂柳依依,荻花瑟瑟,鷗鷺翔集,一派水鄉澤國的景象,為什么有警察保安卻保而不安呢?原來是另一種安全出了問題:生態安全。而在麋鹿苑發生的生態安全問題又何嘗不是人類生存狀態的縮影呢?
國務院發布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明確提出了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目標。國家生態安全是指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生態環境處于不受或少受破壞與威脅的狀態。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生態破壞將使人們喪失適于生存的空間,并由此產生大量生態難民而沖擊社會的穩定。因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地球環境是一個有機的共同體,因果關系千絲萬縷,生態破壞絕不會因一墻之隔而得到抑制,更不會因人為的某種界限或武裝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據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統計,每年各種生態災難所造成的生態難民達1000萬以上,他們是由于得不到賴以為生的食物、飲水而流離失所的。目前,被列為世界性生態災難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我國境內由西向東擴展,跨省越市、長驅直入。河北懷來縣南馬場的沙丘距天安門僅72千米,且還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荒漠是生命的地獄,是地球的癌變,也是離我們不太遙遠的現實。近來,沙塵頻仍,危害之烈,史所罕見。在草原、耕田淪為荒漠后,許多原住居民只好淪為生態難民。由此沙進人退,背井離鄉產生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已不容忽視,大量流動人口涌入城市,對國民經濟、人民生活、社會安定、民族團結都造成嚴重的壓力。
另外,自然生態的失調與不適,還日益導致人類眾多文明疾病的出現,因為人類的身心病態(如對武裝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濫)和自然的岌岌可危是密切相關的。這種不安全性的增加將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礎,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比軍事威脅更大。許多古代文明的完全消失就源于生態基礎的淪喪,正所謂“生態危機源于心態危機”、“地球荒漠化源于情感荒漠化”。
生態主義者認為,應將安全問題擴充為對現代社會中不安全因素的全面反思,生態安全更應被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之堤的潰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不可持續的竭澤而漁,寅吃卯糧,蠶食綠色,要錢不要命的生存方式所致,更有來自境外的生態侵略!國外一些窮奢極欲的消費市場構成對中國野生動物生存狀況的嚴重危機,歐洲時裝市場對“沙圖什”的需求使中國特有的藏羚羊尸橫遍野;中東達官貴人對獵鷹的喜好使中國西北的獵隼屢遭捕捉走私;韓國對熊膽粉的消費使中國數以千計的野生熊類身陷囹圄;日本情侶有互贈相思鳥的毛病,中國出口商便大量收購野鳥,導致自然界鳥少蟲多,加重了生態失調;日本人自己不砍一棵樹,卻大量從中國進口一次性木筷;西方國家自己不養羊,卻資助中國養。他們得到的是羊絨,所謂“世界享,第二世界紡,第三世界養”,使我們中國落個水土流失、植被破壞——這種以開發、貿易之名用開路的赤裸裸的生態侵略不用耗費一槍一彈,便直搗我國腹地,特別是西部生態脆弱之地。這種持久而廣泛的對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自然根基進行的鯨吞蠶食,巧取豪奪,其災難遠比一場戰爭的創傷更嚴重,禍患更長久!諸如荒漠化一類的生態災難現已構成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
西部開發,生態建設先行;林草不興,國土不寧!必須正視:在國家安全上,我們正面臨一種再多武裝力量也無法保障,卻關乎民族危亡,人與自然能否和諧、社會能否穩定的安全問題:生態安全。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