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語文基礎知識復習(句子)
"高考語文復習:語文基礎知識復習(句子)"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高考考試說明對考生的理解、運用句子的能力有如下要求:
1、能讀懂結構復雜的長句,把握語義;2、能夠辨析不通順的句子,并加以改正;3、能夠做到語言清晰、連貫;4、能夠根據表現方法、場合、對象、目的的差異,做到語言基本得體。
同時在“現代文閱讀”部分中提出有關對語句的要求有:
1、能夠把握文中關鍵的語句;2、含蓄的語句,能加以解釋。
復習時要注意:一、從語法方面來說,要掌握好句子的結構,能把長句的主干找出來。能識別修改病句。二、能準確判別單復句。會劃分復句的層次,多層復句會劃分到第二層就可以了。能把復雜單句改寫成復句,能把幾個句子組合成復雜單句。三、能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特別是含蓄的句子,利用比擬、象征、雙關等手法來表達的句子。在整段整篇的閱讀中,還要聯系上下文,聯系全段乃至全篇的意思來理解句子。對于能點明或暗示中心的句子,在結構上起作用的起始句、過度句、終結句等尤其要多加領會。四、為了適應表達的需要,能在保持句子原義不變的前提下變換句式;陳述句變疑問句、祈使句,肯定句變雙重否定句,以及被動句、把字句的變換等。五、在表達上能把句子說得基本得體,回區別口頭語與書面語的特點,會根據不同的場合說話,根據不同的對象說話。六、注意語句的連貫,句與句之間在意思上要相承接,語氣要貫通,語勢要順暢。會把幾個句子按合理順序組合成一個段落。
以上是復習句子要掌握的知識能力點,也是命題常涉及的內容。
一.病句辨析及修改
1.病句的種類
詞語使用不當;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不當;結構混亂;邏輯語病;修辭語病。
(1)詞語使用 不當
①同義詞混用:
因詞義輕重不同而混用,如“經過全村干部群眾的嚴肅斗爭,他終于認識到自己的缺點,積極投入到生產中來了。”“斗爭”是對敵人而言,語意太重,應改為“教育”。
因使用范圍不同而混用,如“這些書籍都是介紹現代高科技的科普讀物,他文化太低,怎么看得懂?”“書籍”是對書的總稱,應改為書。
因褒貶色彩不同而混用,如“你這次當選為班干部,應該好好和同學們混在一起,以便于開展作。”
因語體風格不同而混用,如“你們老人病了半年,你再不回去看看,萬一逝世了,面都見不了。”
②詞性誤用:
名詞誤用,如“班集體這次榮獲書法比賽團體名,我們都感到榮譽。”動詞誤用,如“他上次說這回有意外之喜,還真的有了吶,他話真驗證。”形容詞誤用,如“黑木嫂很慚愧自己自私自利沒有幫助老王,決心補償補償,把自己的大鍋借給老王。”及物和不及物動詞誤用,如“今天,我們工作這一段圍墻,爭取天黑以前完成。”
③虛詞錯用:
如“你怎樣不把這件事搞清楚,幾回來了呢?”
“我們班的集體力量從這件事情上完全體現出來了。”
“他既然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還幫王大爺清掃了屋子。”
“因為今天下雨,因此運動會推遲到下周進行。”
④數量詞作用不當:
如“陳華和趙睿倆個人是我們廠里的骨干,這二件事情還是讓他們去做吧。”
“公司實行了新的物資管理制度后,材料耗費量減少了一倍。”
“這棟樓房二層樓將優惠銷售,購買的人很多。”
⑤生造詞語:
如“這段緋藍的布料真好看,想來應該是很好賣的。”
“你的話含譏射人,哪能不受到群眾的批評呢?”
“這篇文章語言優蓄,寫的不錯,但沒幾個人看得懂,實在遺憾。”
⑥成語誤用:
如“解放前,這里水災旱災不斷,又加上戰火橫燒,活著的人已經很少,真是生不如死呀!”
“他們幾個人鋌而走險,終于攀過懸崖絕壁,來到這片開闊地帶。”
“他上課的時候精神渙散,根本沒有注意老師講了些什么。”
“這群旅游者望穿秋水,發現瀑布后面竟然還有很大一個洞穴。”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