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介紹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源于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空軍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氣象干部訓練大隊,1954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干部學校,1956年改建為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成都氣象學校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定名為成都氣象學院。1981年學院成為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0年學院劃轉到四川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并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并入。2003年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7年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軟件工程專業(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具有軟件開發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計算機及相關領域中從事系統集成及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的研究、開發、設計、維護和管理的軟件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學生具有軟件系統設計與工程能力,能適應現代社會對軟件人才的要求,適應未來計算機學科的發展及應用的要求。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信息技術產業、教育單位、科研部門、部隊、企業、事業單位、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軟件的設計、開發、應用、研究及教學工作。
【培養要求】
1、掌握計算機軟件及硬件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具有軟件工程的基本知識和從事計算機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的開發和系統集成的能力;
3、具有計算機系統及軟件的維護能力;
4、具有應用數據庫特別是網絡數據庫的開發和維護能力;
5、具有軟件系統設計與工程的能力
6、具有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
7、了解軟件技術的發展動態,具有學習軟件新理論及新技術的能力;
8、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的能力;
9、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培養對象】
本科生,工學士,學制四年。
【主干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英語、電子技術基礎、離散數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應用技術、實用網絡技術、中間件技術、Java技術系列課程、J2EE軟件架構、軟件工程系列課程(軟件工程推進方法、軟件制造工程、軟件設計工程、軟件工程項目管理、UML設計技術、軟件工程師職業素質)、網絡操作系統、網絡安全技術、企業軟件開發過程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計算機基礎訓練、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程上機、ISAS、Java程序編碼訓練、網站開發綜合實訓、Java軟件開發項目實踐、項目文檔編寫訓練、軟件工程綜合實訓、行業軟件應用實踐與評價、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責任編輯:趙華)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