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備考:高考歷史考點解讀
2017年高考在即,怎樣復習容易提高成績恐怕是所有考生關心的問題。為了幫助考生在考試中從容應答,小編為大家搜集了高考歷史考點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2017備考:高考歷史考點解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考情分析】
從考查的力度來看,這個單元的相關考點一直是高考命題的重點內容,命題分值呈現年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近三年對農業和商業的考查力度加大;從考查的具體內容來看,高考試題要注重對農業、手工業和經濟政策的考查;要厘清中國古代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從原始社會到明清時期的發展狀況、相互關系;理解封建政府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影響;認識“閉關鎖國”政策的危害。從題型上看,選擇題比例較大,非選擇題很少單獨命題,一般是聯系社會發展情況結合其他考點進行綜合考查。熱點問題要關注古代經濟政策對現在社會的借鑒意義。
資本主義世界的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考情分析】
從考查的力度來看,這個單元的所以考點高考命題均有涉及,一直是高考命題的重點區域;從考查的具體內容來看,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工業革命軍事高考命題的重點,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開辟新航路和工業革命是重中之重,新航路開辟側重于全球化影響。從題型上看,以選擇題為主,材料解析題也有上升趨勢,題目既可以搞學科內綜合,也可以是學科綜合,特別是和地理,所以一定要把握航海家的航海路線。聯系熱點問題要關注工業革命的發展對經濟結構、經濟政策、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關注如何克服工業革命的負面影響。工業革命與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積極作用與消極影響,尤其應注意在西方工業文明沖擊下中國社會的變化的影響也值得關注。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考情分析】
從考查的力度來看,本單元是近年高考的熱點,是高頻考查區。從考查內容來看,高考的重點有自然經濟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與特點,實業救國思潮等。近代中國社會的幾種經濟形態的性質、特點、關系;梳理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過程,把握發展的階段特點;把握近代社會風俗變化與時代發展的深層原因。從題型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很常見,選擇題是各類材料,有文字材料、表格數據材料、圖片資料等,有一定的綜合性;小切口大跨度的主觀題出現機會最大,題目以經濟切入,考查經濟的發展與變化;大跨度綜合性題目也應該關注,多角度考查社會的變化。聯系現實熱點,用文明史觀和全球史觀指導分析問題。特別是關注近代中國經濟社會變革與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關系;中國社會生活變化與世界發展的關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考情分析】
從考查的力度來看,本單元是近年高考的高頻板塊,高考命題的重點內容。從考查內容來看,高考試題反復考查的重點有建國后“左傾”的發展問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等內容,科教內容比例有所上升等。客觀認識新中國建立后經濟建設的得與失,系統梳理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變革的曲折過程,把握發展的階段特點,明確今后三農問題的走向;比較分析新舊中國歷史上的對外開放的區別。經濟體制改革要與世界史中西方國家的改革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對照分析,大題出現機遇較大。從題型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很常見,均是材料型題目,材料有各類材料,有文字材料、表格數據材料、圖片資料等;主觀題往往是小切口大跨度的綜合性主觀題,題目以經濟切入,多角度考查社會的變化。要聯系現實熱點,總結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經驗和教訓: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應該吸取歷史教訓,加快和改善宏觀調控,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同時把握好中國經濟建設與世界經濟發展的關系與聯系。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考情分析】
從考查力度看本單元在高考中成上升趨勢,本單元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從考查的內容看,在復習時要注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應通過多種渠道,進一步了解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變遷的歷史軌跡,并注意總結導致變遷的因素。本單元的內容與世界形勢的發展緊密聯系。從題型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很常見。中國進入近代以來,己開始融入世界,學習時要注意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與當時世界形勢的聯系。要聯系現實熱點,通過單元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是歷史和時代發展的必然性,學會站在發展的角度、用歷史的眼光思考問題;還可以聯系當前磁懸浮列車的開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等熱點問題。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考情分析】
從考查的力度來看,本單元內容一直是高考考查重點,也是高考的熱點問題。從考查內容來看,羅斯福新政是高考試題反復考查的重點,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要把握羅斯福新政的內容與影響以及二戰后資本主義新變化的表現與理解。從題型上看,非選擇題出現機遇更多些,要充分重視綜合類的材料解析題。關注社會熱點,應用全球史觀、文明史觀、現代史觀,把握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調整及利弊分析。經濟危機的克服與國家政策、國際合作的關系。聯系熱點問題是要注意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政府對經濟實行全方位的干預;避免國有化形式而力圖保持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福利政策緩和國內矛盾等在當時社會中的體現。二戰后發達國家建立了較完善的福利制度,刺激了消費增長,緩和社會矛盾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借鑒。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考情分析】
從考查的力度來看,本單元內容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從考查內容來看,重視以下考點內容“戰時共產主義”、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魯曉夫與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要注意從蘇俄的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及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比較的角度命題;要注意從對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經濟政策方面的相互借鑒角度命題;要注意從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留下的經驗教訓角度命題。從題型角度看,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并重,非選擇題出現機遇更多些。熱點問題要關注戰后蘇聯的三次經濟改革,都是為了克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做的努力,總結經驗教訓,說明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啟示。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考情分析】
從考查的力度來看,本單元內容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并有逐年加大的趨勢。從考查內容來看,要注重國際經濟組織或相關文件、經濟區域化、經濟全球化等重點問題。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以美國為主導,這一體系是美國經濟對外擴張的一個部分,同時也要注意世界經濟開始朝著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與全球化是高考考查的兩個重點問題,全球化的雙重性作用尤其要注意。從題型上看,選擇題比例較大,重視材料解析題的考查。熱點問題要關注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與各國加強合作應對經濟危機,致力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構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如何趨利除弊順應這一趨勢,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機遇,改變落后面貌。
高考歷史考點解讀就到這兒了,體會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育路網幫助大家輕松愉快地進行高考復習。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備考:高考歷史考點解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