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介紹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源于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空軍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氣象干部訓練大隊,1954年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干部學校,1956年改建為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成都氣象學校。1978年成都氣象學校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定名為成都氣象學院。1981年學院成為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0年學院劃轉到四川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并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2001年原隸屬國家統計局的四川統計學校整體并入。2003年學院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7年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環境工程(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備城鎮和企業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給排水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學校、科研單位等從事規劃、設計、治理、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環境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環境工程的規劃、設計、管理、監測和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外語、計算機、制圖等方面的能力,學習一些給水排工程知識。
【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微生物、工程制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掌握資料的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4.具有進行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噪聲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6.學習一些給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7.了解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的理論前沿和最新發展動態;
【培養對象】
本科生,工學士,學制四年。
【主干學科】
環境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制圖、污染氣象學、環境工程微生物、環境工程原理、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系統分析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和主要專業實驗】
社會實踐、認識實習、環境微生物學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實驗、水污染控制實驗、環境監測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設計、污水廠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相近專業】
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工程、安全工程。
【學生繼續深造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
【學生繼續深造方向】學生畢業生可報考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等專業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