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備】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關鍵詞大放送

2017-06-07 06:31:58 來源:精品學習網

  2017年高考即將來臨,高考語文作文的分數在高考語文成績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所以說高考語文想要取得更高的分數,寫一篇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為此育路網為大家呈現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關鍵詞,希望各位考生有幫助!

  【高考必備】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關鍵詞大放送

  關鍵詞:家園

  家園,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話題,也是近幾年世界性熱門話題。家園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溫馨的,也有慘淡的;有讓人欣慰的,也有讓人無奈的……關注物質家園引導考生思考工業文明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敬畏自然的意識;關注精神家園引導考生反思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文環境。家園這個主題既關注了社會熱點,又呼喚人文精神,對引導考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很有意義,因為呵護家園,就是在呵護人類的明天。

  關鍵詞:最美

  有人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有人追問,這個世界會好嗎?這還是一個“最美”的時代嗎?

  生逢這個時代,我們常被感動包圍。別光為最美喝彩,感動之后呢?孔子早就把答案告訴我們了——見賢思齊!白巖松曾說:“一個人好久沒有被感動,就像花兒好久沒澆水似的。”有一則寓言:一群人匆匆忙忙趕著路,有個人卻停了下來。眾人納悶:“怎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后面,我得等等它。”是的,靈魂不落在后面,才最美。

  關鍵詞:攀登

  旅游登山,發現兩處名勝的碑刻頗具匠心。一處是山東泰山起點石坊前的“登高必自”;一處是福建泉州清源山半山腰的“更向上去”。細細品味,感到攀登這件事對做事與治學深有啟示。

  “登高必自”語出《禮記·中庸》: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意指向高處走要從低處始,向遠處行要從近處起。駐足再出發,挑戰亦如約而至。面對壁立千仞是半途而廢,還是繼續攀登?清源山“更向上去”的石刻無疑給登山者帶來勇氣。更向上去,美不勝收的萬千氣象才會盡收眼底,才能領略“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和“一覽眾山小”的磅礴。然而,更向上去僅靠毅力和勇氣還不夠,更需方法。盲目攀登,不但會迷路,還可能墜崖,因此既需一往無前的信念,也需如履薄冰的謹慎。登山如此,工作亦如此。

  關鍵詞:吃虧

  《感動中國》中,鄉村女教師支月英的事跡令人動容。她離親別友堅守在大山深處的講臺30多年,撐起了兩代人求知的天空。欄目組給她的頒獎詞是: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有人說她吃虧了,有人說她是傻子,但她覺得“山里需要這樣的傻子”。樸實的語言里,彰顯的是一名人民教師甘于犧牲、樂于奉獻的“吃虧觀”。你有怎樣的“吃虧觀”。

  關鍵詞:工匠精神

  有人問德國的菲仕樂鍋具負責人:“你們德國人造的鍋說要用100年,賣出一口鍋,也就失去了一位顧客。因為沒多少人能活100年。你看別人造的鍋,10年20年就足夠了,這樣一來,顧客就得經常來買。你們把產品的使用期搞短一點,不是可以賺更多錢嗎?”聽聽很有道理,“菲仕樂”似乎有點笨。這位菲仕樂鍋具負責人卻這樣回答:“正因為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所以產品質量才有口碑,才會吸引更多人來買。”

  關鍵詞:見證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一個個夢想成為現實。歷史見證了舊中國的積弱積貧,也見證了“中國人民站起來”;歷史見證了“落后就要挨打”,也見證了“改革開放富起來”;歷史見證了短缺經濟的拮據,也見證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在“中國夢”指引下的中國人,將會有更多的奇跡見證于世界……見證是一種經歷,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在生命歷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歷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歷史的見證。

  關鍵詞:理想

  秦玥飛,耶魯大學畢業,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云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聯合發起人。大學畢業時,秦玥飛選擇回到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玥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支持優秀畢業生到國家級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和創業創新。組委會給予秦玥飛頒獎辭: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

  關鍵詞:中國夢

  “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同時也是全民族的。它既是我們個人人生的具體理想,也同國家的未來相通,所以在這個大時代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盡最大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因為“中國夢”歸根結底是全體中國人共同利益和價值的聚合……

  關鍵詞:閱讀

  我們為什么要閱讀?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周日無事,一個大人帶著十多歲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看到一個迎親的車隊,一群人圍在接新娘的頭車前急得團團轉。上前一看,一個輪胎癟了。新娘馬上就要下樓,寶馬失前蹄,要誤大事。正當大人無解時,這個孩子上前說:“沒事,你使勁用腳踹它。”司機半信半疑,大家顧不了許多,一頓亂腳。奇跡出現,輪胎漸漸飽滿。人們齊問:“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來:“這款車的車胎被扎后有自充氣功能,只要用腳踹踹就行,還可延長行駛很多公里,確保你能開到維修地點。”父親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訂有《汽車族》雜志嗎?沒事閑看來的。”這是閱讀的作用。閱讀讓你長知識,讓你聰明。

  關鍵詞:寬容

  “容人之功”亦為功。容納他人成就意味著共創共享,往往孕育著偉大的美德。普瑞舍在研究中發現水母熒光蛋白后與查菲和錢永健等分享了成果,后者接力探索,完成了熒光蛋白在其他物種上重組研究且獲諾貝爾化學獎。普瑞舍說: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高興,他們做了我做不到的偉大工作。在西班牙自行車賽上,車手埃斯特萬臨近終點時不幸遭遇爆胎,只好扛起自行車向終點跑去,緊隨其后的車手納瓦羅選擇跟在后面慢行,最終與獎牌失之交臂。納瓦羅說:超越爆胎對手取勝不大道德。無論是為他人站在自己肩膀上成功而高興,還是在競爭中堅守道義與精神,都彰顯著“容人”的高尚境界。

  關鍵詞:文化擔當

  魯迅先生說過:“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前不久,一部熱播古裝劇的原著小說被曝出涉嫌抄襲200余部網絡小說作品,盡管侵權責任還有待法律最終認定,但文藝作品原創乏力已是不容忽視的現實。近年來,隨著文藝市場快速發展,有的人在創作方面搞“眾包”“眾籌”,將個體創作變為流水作業;有的人奉行“拿來主義”,獲取他人作品而合成一個;更有甚者,模仿抄襲、媚俗低級、歪曲史實,淡漠了責任意識與社會擔當。急功近利、粗制濫造,不僅令文學藝術蒙塵,也對社會精神生活造成了損害。

  關鍵詞:主人翁

  1919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G20杭州峰會期間,一位杭州市民因沒被選進服務車隊,感到“各種傷心,各種灰色”。他寫道:“無數人爭當志愿者,是為了當好東道主!他們都把杭州當作自己的家,自己是主人。”杭州市民“把國事當家事,把自己當主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予以高度評價,要求大力弘揚這樣的主人翁意識、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在新中國成立67周年的時間節點上,重申、重審、重塑主人翁意識,正當其時。主人翁意識蘊藏于每個人心中,這是最自然的情感需求,也是最質樸的責任擔當。

  關鍵詞:為人做球

  有位籃球明星被譽為“帥氣助攻”。他不僅投籃命中率高,還特別擅長“為人做球”:屢屢于最佳時機送出妙傳,使隊友正好接球起跳完成暴扣。宋神宗每每聽老師韓維發高論都會直呼:“金論!”韓維總會說:“這是王安石說的。”后來,有了“破格提拔王安石”,有了“王安石變法”。文壇領袖歐陽修贊青年蘇軾: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一時之間,蘇軾名滿天下。當年,徐悲鴻把齊白石畫從展廳角落移到中央位置自己畫旁,又親手為其標上全場最高價,齊白石由此聲名鵲起。見才思“推”,為其出頭“造勢”,何嘗不是“為人做球”。“當代畢昇”王選當選院士后坦言,在新興技術領域年輕人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傾力幫助青年科學家走到科研前沿;陳洪淵院士在南京大學培養出多位青年科學家,榮獲“杰出導師獎”。如此甘做人梯、化繭成蝶,也是“為人做球”。

  關鍵詞:機遇

  這幾年,“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一語風行,折射一種借風起飛的普遍心態。那些草根創業、底層崛起的傳奇故事,更是讓人們羨慕。然而,當每個人都在對此津津樂道時,我們是否因此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東西?他人的成功僅僅是因為遇到一個“風口”?誠然,時勢造英雄,如恩格斯所言“假如不曾有拿破侖這個人,那么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又如梁啟超所講“路得非生于十六世紀,而生于第十世紀,或不能成改革宗教之功”。但英雄之為英雄,亦必有其非凡處,正所謂“英雄之能事,以用時勢為起點,以造時勢為究竟。”我們講機遇青睞有準備的頭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關鍵詞:女排精神

  “打一分賺一分,我們一起頂住!”“我們有那種不服輸的勁兒,不管怎么著也得頂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棄,能頂住!”……中國女排在第三十一屆奧運會上贏得中國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后,女排教練員和運動員在接受采訪時也送給我們一塊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頂住”。賽場是最高強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較量。“頂住”,既是一種姿勢表象,也是一種內心觀念。“頂住”,不是無可奈何的被動選擇,更不是安于現狀的消極保守。對于人生而言,“頂住”,是一種態度,一種責任,是行穩致遠的“壓艙石”和“發動機”。

  關鍵詞:公平

  “總量”與“平均”的尷尬反差,“共富”與“個富”的局部失衡昭示我們:托起“中國夢”的,不僅是國家的強大、物質的豐沛,還有圓夢的“舞臺”。這個舞臺,就是十八大所強調的:“要實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國夢”的幸福縱深。

  用公平托起中國夢,需要權利的平等、機會的均衡、規則的透明。因為只有權利公平,夢想才能起飛;只有機會公平,奮斗才有動力;只有規則公平,社會才能進步。

  關鍵詞:意義

  大師級的畫家,黃永玉創作了很多經典之作,其畫作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評論界的極大關注。在評論黃永玉的畫作時,有些評論家給黃永玉的畫作賦予了極高評價,認為黃永玉在創作的時候,心里就有了一個非常高尚的創作動機,其畫作“詮釋了生命的內涵”“傳遞了不屈的生活意蘊”……曾有記者就此當面向黃永玉求證,詢問黃永玉在創作時是否如評論家所說的那樣“想表達一種生命的至高境界”?然而,黃永玉的回答卻讓人大失所望。他說:“我作畫就是為了開心過癮,沒有那么多的意義要講。”

  關鍵詞:初心

  曹禺先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創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劇作奠定了他戲劇大師的地位。建國后,他忙于開會,參加各種活動,在各種地方重復別人說過的話,寫表態文章等等,再沒有堪稱為不朽之作的劇本問世。他曾痛苦地嘆息:“我連信都寫不出,寫文章更難了。”1978年,68歲的曹禺寫了歷史劇《王昭君》。該劇因為出于曹禺之手,一時間引來一片贊譽之聲。這時,畫家黃永玉給曹禺寫信說:“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里,你失去了偉大的‘通靈寶玉’,你為勢位所誤。”曹禺深以為然,他不僅誠懇接受批評,還非常感謝黃永玉,而且還把這封信精心裝裱起來,以之為戒。

  同學們,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關鍵詞為大家介紹完畢了,育路編輯在這里祝大家都能高考順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必備】2017年高考作文預測關鍵詞大放送”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免费亚洲视频 | 欧美一二区一二区在线 | 亚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图片欧美亚洲 |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