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7年高考作文應該怎么寫
昨日高考第一天,考試結束后,武漢市第十一中學考點考生陸續走出考場記者胡冬冬攝
“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2017年湖北高考作文題讓學生“講好中國故事”。7日,武漢市作協主席李修文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點贊“今年這道作文題我覺得是近幾年最好的一次”。
李修文:
選關鍵詞時可選對比更強的詞
李修文認為,作文題既給出了關鍵詞,對學生所要描寫的事物給出了明確的提示,又沒有限制學生的想象力。那些關鍵詞,勾勒出一個越來越多元化的中國。他點評說,“一帶一路”本質是強調中國經濟和文化與世界的聯結和溝通,那我們用什么樣的東西聯結和溝通世界?聯結和溝通世界,我們不止有長城、京劇、大熊貓和中華美食等中華特有傳統文化,更有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新思維,還要建設更美麗的鄉村,這些無一不跟“一帶一路”直接關聯在一起。一個好作文題,就是可以讓人想起很多東西。
“如果我來寫,我會選一些有對比的關鍵詞,比如空氣污染和美麗鄉村,又比如長城和共享單車。在代表東方文明的長城城墻底下也許就停著一輛輛共享單車,體現出一個正在發生巨大改變的有悠久歷史的國度。中國的文章講究上天入地,講究二元對比,要求既對立又統一,好的文章,它的結論不是非此即彼的,這既考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考其思考的深入程度。”
張燦軍:
表述要有“外國青年”的對象感
武漢外國語學校語文教研組長、武漢市學科帶頭人張燦軍,對作文題的評價是“出新,也守正”。
他說,今年“自助餐式”非典型性材料作文——選拼關鍵詞寫作,就是典型的高考作文,總讓你第一反應是“啊!”,然后是“哦”,總有意料之外的新意,又有情理之中的淡定。
他認為,題目本質上仍屬于任務驅動作文,我們要注意題中任務指令的細節:外在看,可以選兩個或三個關鍵詞;內在看,是用這些關鍵詞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并幫助外國青年認識中國;所以考生選擇的這些關鍵詞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比如,如果寫作者剛好把“廣場舞、空氣污染、食品安全”湊在一起,恐有失偏頗。另外,表述上最好要有“外國青年”的對象感,語氣上宜有推介、解說、解釋的味道,這比較適合書信體寫作。
他說,12個詞供組合,題目頗具開放性,這樣有利于學生下筆,但要緊扣關鍵詞、寫出關聯,也非易事。另外,所選擇的詞語之間關聯太多太雜也不好,不要把什么熱點都想裝進作文中,內容充實不等于母題超載?忌鷳撛谡Z文學習過程中扎扎實實地訓練思維、錘煉表達、夯實積累,并適度關注現實熱點。
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解析:
感性敘說,理性思辨
將“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作為明確指令,鼓勵考生從所知所學所感出發,在對宏大話題的把握中,感性敘說,理性思辨,暢所欲言,“講好中國故事”;引導考生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關心現實國情與改革發展,展示他們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與綜合素質。
每一個關鍵詞都是中國的縮影和表征,它們之間既存在著豐富的張力和層疊的思辨空間,又共同構成了多樣而立體的中國。命題在引領價值觀的同時,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勵關鍵詞搭配組合的創造性,為批判性思維的發揮預留了很大空間。
寫作要求中,“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也是命題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務驅動”的指令,也是“具體思辨”的語境。(責編桂思敏)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湖北2017年高考作文應該怎么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