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
大連交通大學的前身是大連鐵道學院,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大連交通大學,隸屬于遼寧省政府管理,實施“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東北地區惟一一所以軌道交通為特色的高等學校。
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科類)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具備物理學、電子學及光電子學等領域內寬厚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電池及系統以及鐵路交通用電器的科研技術開發、檢測、工藝、設備、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系統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理論基礎,具有本專業必需的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電池及系統以及鐵路交通用電器的技術開發、檢測、生產、工藝及設備使用的初步能力,具有文獻檢索以及了解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的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掌握科研、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較強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
主要課程:工程制圖、電路原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機械設計、計算機硬件技術、C語言程序,結晶學、半導體物理、電子材料與器件、光伏材料及系統(雙語)、現代材料分析技術(雙語)、集成電路基礎、光電子技術基礎、真空薄膜制備技術、電子器件封裝、單片機技術、鐵路電器概論和專業外語等。本專業注重實踐環節教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實踐教學主要有“電學科基礎課程綜合實驗”、“專業課綜合實驗”、“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相關實踐基地單位:大連世紀長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大顯集團(大顯光電器件有限公司,大顯液晶模組公司),路明集團(路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大連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大連集成電路設計服務中心,大連理工大學三束材料改性重點實驗室等。
特色和優勢:本專業按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一級學科寬口徑培養。實行教學、生產勞動、科研三結合,面向我國新興的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半導體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材料與系統以及鐵路交通用電器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畢業生面向電子、光電子、新能源、太陽能光伏企業,鐵路工廠以及電務部門。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大連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