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二卷物理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持續更新
2025年新高考二卷物理考試時間為6月8日9:00-10:15,對于參加 2025 年新高考二卷的海南、遼寧、重慶、吉林、黑龍江、廣西、貴州、甘肅、山西、四川、陜西、內蒙古、青海、云南等17省(區、市)考生而言,真題及答案解析可以幫助考生高效核對答案、分析考點,本文一起來看。
一、2025年新高考二卷物理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根據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實施辦法》,新高考二卷省份物理科目均安排在6月8日上午9:00-10:15進行,考試時長75分鐘,滿分100分(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時按等級賦分制折算)。具體省份時間安排如下:
省份 考試日期 開考時間 結束時間
遼寧 | 6月8日 | 9:00 | 10:15 |
重慶 | 6月8日 | 9:00 | 10:15 |
海南 | 6月9日 | 8:00 | 9:30 |
吉林 | 6月8日 | 9:00 | 10:15 |
黑龍江 | 6月8日 | 9:00 | 10:15 |
廣西 | 6月8日 | 9:00 | 10:15 |
貴州 | 6月8日 | 9:00 | 10:15 |
甘肅 | 6月8日 | 9:00 | 10:15 |
山西 | 6月8日 | 9:00 | 10:15 |
四川 | 6月8日 | 9:00 | 10:15 |
陜西 | 6月8日 | 9:00 | 10:15 |
內蒙古 | 6月8日 | 9:00 | 10:15 |
青海 | 6月8日 | 9:00 | 10:15 |
云南 | 6月8日 | 9:00 | 10:15 |
寧夏 | 6月8日 | 9:00 | 10:15 |
新疆、西藏地區為傳統高考模式,物理科目在理綜科目進行考試,考試時間為6月8日上午9:00-11:30。四川高考物理答案已出爐:
本文將持續跟蹤各省真題發布動態,考試結束后48小時內完成答案匯總與深度解析,并結合各省評分細則,提供主觀題答題模板(如實驗題 “原理→步驟→誤差分析” 框架),幫助考生精準估分。
試卷題型分布與命題特點(非官方):
(一)選擇題(43 分,約占 43%)
1. 題量與考查范圍
題量:共 10 題,其中7 道單項選擇題(每題 4 分)和3 道多項選擇題(每題 5 分)。
核心模塊:
力學(4-5 題):重點考查牛頓運動定律、能量守恒、動量守恒等核心規律。
電磁學(3-4 題):涉及電場、磁場、電磁感應等動態分析。
熱學與光學(1-2 題):聚焦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光的折射與干涉現象。
原子物理(1 題):考查原子核反應方程、光電效應等基礎概念。
2. 命題形式示例
情景應用題:如 “某新能源汽車在制動過程中能量回收效率的計算”,要求結合實際情境分析物理原理。
圖像分析題:給出 v-t 圖像或 F-x 圖像,要求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或做功情況。
(二)非選擇題(57 分,約占 57%)
題型 題量 分值
實驗題 | 2題 | 15分 |
計算題 | 3題 | 42分 |
答題規范提示
過程分解:復雜計算題需分階段分析(如 “加速→勻速→減速”),每階段對應物理規律。
公式標注:寫出關鍵公式時需注明適用條件(如 “動能定理:W=ΔEk”)。
結果驗證:計算結果需符合物理常識(如速度方向、能量守恒)。
部分樣題解析(以高頻考點為例):
(一)選擇題樣題
題目:(2025新高考二卷模擬)如圖所示,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另一端連接質量為 m 的物塊。現用水平力 F 緩慢推動物塊,使彈簧壓縮至最短,此時彈簧彈性勢能為 Ep。撤去力 F 后,物塊沿光滑水平面運動,最終與墻壁發生彈性碰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物塊第一次離開彈簧時的動能為 EpB. 物塊與墻壁碰撞后的速度大小為√(2Ep/m)C. 物塊從開始運動到最終靜止的總路程為 Ep/(μmg)D. 彈簧壓縮過程中,力 F 做的功等于 Ep
答案:D
解析:
A 錯誤:彈簧彈性勢能完全轉化為物塊動能,即 Ep=mv2,故物塊第一次離開彈簧時動能為 Ep。
B 錯誤:彈性碰撞后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故速度大小仍為√(2Ep/m)。
C 錯誤:題目未提及摩擦力,假設水平面光滑,物塊將持續做往復運動,總路程無限大。
D 正確:緩慢推動過程中,力 F 做功等于彈簧彈性勢能增量。
(二)非選擇題樣題(計算題)
題目:(2025新高考二卷預測)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平行金屬導軌固定在水平面上,間距為 L,左端接有阻值為 R 的電阻。質量為 m、電阻為 r 的金屬桿垂直導軌放置,整個裝置處于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 B。現給金屬桿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桿最終靜止。求:
金屬桿運動過程中通過電阻 R 的電荷量 q;
金屬桿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W。
參考答案:
電荷量 q=ΔΦ/(R+r)=BLx/(R+r),其中 x 為桿滑行距離。由動量定理:BILΔt=mv,I=q/Δt,聯立得 q=mv/(B2L2/(R+r))。
由能量守恒,動能完全轉化為焦耳熱,W=mv2 - Q,其中 Q=I2(R+r) t。代入 q=It,得 W=mv2 - (q2(R+r))/t。最終 W=mv2。
(責任編輯:劉濤)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