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
  縱觀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史,統治者如能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及發展生產的政策,就能調動人民群眾生" />
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09年高考歷史中國古代史復習十二:歷代經濟政策

2009-02-16 08:46:51 來源:
六、歷代經濟政策
  1.歷史
  縱觀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史,統治者如能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及發展生產的政策,就能調動人民群眾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促進古代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1)秦國: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禁止棄農經商。
  (2)秦朝:統一貨幣、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武則天獎勵農業生產。
  (4)清朝:宣布“更名田”;實行“攤丁入畝”。
  2.政治
  (1)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關系的原理分析認識古代的經濟政策:歷代經濟政策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與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時,則促進當時生產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2)運用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的辯證關系分析認識歷代經濟政策:從動機上看是為發展封建經濟,維護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則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符合人民和國家利益,因此應當給予充分肯定。
  (3)聯系:“十一五”期間,我國實施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的相關政策。理解我國農業政策的得當與穩定農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4)聯系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稅費改革,理解稅費改革體現的政治、經濟、哲學原理。
  農村稅費改革體現的政治與經濟的辯證關系;體現國家的對內職能;體現黨和國家依法治國的原則;體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國家機關對人民負責的組織活動的原則。
  農村稅費改革體現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體現稅、費作為國家財政收入形式的區別與不同;體現國家宏觀調控職能。
  農村稅費改革體現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的原理;體現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的原理;體現了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的原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在线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专区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 亚洲日韩日本大陆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