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高考志愿依據:模擬分數+學校傾向+專業(yè)愛好
2004-04-15 08:18:45
來源:新聞晚報
填志愿要會“斗智斗勇”
填報高考志愿,是高考考場之外另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所謂“斗智”,是考驗考生對自己填報的學校、專業(yè)的具體情況以及它們之間的實力對比是否了解;所謂“斗勇”,是考驗考生是否有魄力敢于冒險,爭取成為整個高考過程最終的勝利者。以往的事實表明,有的人輸在了“斗智”上,他們由于對學校、專業(yè)毫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以及對高考錄取程序一片茫然,或是將錄取分數相差無幾的大學放在了同一錄取批次的不同志愿中,或是將幾個熱門專業(yè)同時填在專業(yè)志愿中,結果造成一步落空步步落空的尷尬局面,高考分數超過重點錄取分數線三四十分卻連一般本科大學也上不了的學生在每年高考并非個別。有的人輸在了“斗勇”上,由于過于保守,擔心失敗,于是降低志愿要求,雖然考分遠遠超過自己理想的大學錄取分數線,卻不得不飽嘗與其失之交臂的遺憾滋味。
高考志愿選擇的根本依據,一是多次模擬考試的分數,二是自己成績在所在學校所居的位置。由于高校錄取考生,是按照填報志愿的考生分數高低依次錄取,直到錄滿為止,因此你的成績居于所有考生中的哪一個位置,比絕對的分值高低更有實際意義。
三類考生填報志愿策略
一般而言,高考學生對志愿的要求可分為三類:
一是對學校和專業(yè)無特別要求者。這類學生的問題是:“我的模擬考分是××分,在學校里排名一般為××名,您看我報考哪所學校哪一專業(yè)比較有把握?”他們的目標是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可能進一個好一點的大學、好一點的專業(yè)。對于這類學生,對自己多次模擬考試的成績進行平均,并考慮高考調分因素后,估計自己的高考成績,同時根據多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大致確定自己在學校中的水平,將其與自己所在中學每年的錄取比例(近年來的平均錄取率、上重點線的比例、上一般本科的比例、上高職高專的比例)進行比照,確定自己可以報考哪類學校。假設你是一名理科考生,最近5次模擬考試的平均考分大致在460分左右,你在學校里排名在30%左右,你所在學校重點線上線率為35%,那么你應該重點考慮填好一本。如果你屬于保守型一類,你就可以選擇這些高校中你覺得最好的一所作為第一志愿。
二是對某大學情有獨鐘者。這類考生問題是:“我想考××大學,不知我的分數能否達到錄取線?我的分數適合考哪一個專業(yè)?這所學校哪些專業(yè)實力較強,就業(yè)形勢較好?具體都有哪些錄取政策?”他們的目標是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并同時期望能進入一個自己較喜歡的專業(yè)。如果考生對某些高校有明確的選擇傾向,可直接選擇這些高校了解其情況。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模擬考試分數,判斷自己是否可以進入其錄取分數線。如果能進入其錄取分數線,再認真了解該校的介紹,并重點分析各專業(yè)實力、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選擇適合自己報考的專業(yè)。
第三類考生是對某專業(yè)有興趣和特長者。這類考生的問題是“我一直很喜歡××專業(yè),您能告訴我哪些高校開設這一專業(yè)?他們中哪些實力強、畢業(yè)生的出路好?我的分數報考哪所學校的這一專業(yè)最合適?”他們的目標是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并同時期望能進入專業(yè)實力強、就業(yè)前景好的學校。對這類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yè)興趣、特長,選擇相應的專業(yè)了解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各校專業(yè)實力、專業(yè)錄取分數、就業(yè)前景,選擇自己的分數最適合的專業(yè)。在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中,有的考生往往舉棋不定,選一個好的學校,可能進不了自己理想中的專業(yè);能順利進入自己希望進的專業(yè),可能進不了一所好的學校。在兩者不可兼得時,你可以根據自己專業(yè)興趣的強度、學校之間的差異度作選擇。
考生填報志愿具體步驟
第一類考生在考生中占很大比例。針對第一類考生,我們推薦分數名次綜合參考法。對自己多次模擬考試的成績進行平均,并考慮高考調分因素后,估計自己的高考成績,由此大致確定自己在學校中的水平,將其與自己所在中學每年的錄取比例(近年來的平均錄取率、上重點線的比例、上一般本科的比例、上高職高專的比例)進行比照,確定自己可以報考哪類學校。假設某考生所在學校的錄取率大致在85%左右,該考生的水平在85%以內,那就有被錄取的可能。進一步說,如果近年來該校上重點線的占30%,上一般本科線的占35%,高職和高專占20%,該生目前的水平處于學校40%左右,那么填報志愿的重點應該放在一般本科上。
具體步驟是:第一步:用自己在學校中的名次與學校升學率對照,估計自己最有希望被第幾批志愿錄取。
你在學校中的大致名次(用百分比表示):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大學升學率: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重點大學(一本)上線率: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一般本科(二本)上線率: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高職、高專上線率:_______
按照往年錄取率,你可能被第_______批學校錄取?
第二步:用自己的模擬高考成績加上自己高考發(fā)揮情況,與該類別中各高校近年來的錄取分數比照,確定自己最有可能被錄取的學校。一般而言,如果高考難度與平時模擬考試難度相當的話,正常發(fā)揮的分數可能有10分左右的浮動,如果分數超過模擬高考成績15分,可以算超常發(fā)揮了。根據你的模擬考試成績,加上高考發(fā)揮情況,可以將各高校分為三類:
自己一般不可能考上,即使超常發(fā)揮也不可能達到其錄取分數線的學校。判別公式:往年最低錄取分數≥模擬高考成績+15分(高考預計分數)。
自己經過努力可以試一試的學校———如果你超常發(fā)揮,考分差不多能夠上錄取分數線的學校。判別公式:模擬高考成績+15分(高考預計分數)≥往年最低錄取分數≥模擬高考成績-10分(高考預計分數)。
自己比較有把握的學校:如果正常發(fā)揮,可以比較穩(wěn)當地進入錄取分數線的學校。判別公式:往年最低錄取分數≤模擬高考成績-10分(高考預計分數)。
冒險型的學生可以將“經過努力可以試一試的學校”作為同批的第一志愿。
保守型的學生可以將“比較有把握的學校”中最好的學校作為第一志愿。
第三步:重點了解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幾所高校的情況,選擇自己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yè)。冒險型的學生由于分數可能剛好達到錄取線,因此,在填報專業(yè)志愿時,對專業(yè)的要求要低一些(選擇一些相對冷門的專業(yè),同意專業(yè)調劑等);而且,還要認真填好同一批次的第二志愿以及下一批次的第一志愿。保守型的學生,由于分數進這一學校比較穩(wěn)當,在填報專業(yè)志愿時,可以對專業(yè)提出較高的要求。
范例:假設你是一名理科考生,最近5次模擬考試的平均考分大致在460分左右,你在學校里排名在30%左右,你所在學校重點線上線率為35%,那么你應該重點考慮填好一本。
2003年,上海地區(qū)一本錄取高校中,復旦大學(錄取分502分)、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分498分)、第二軍醫(yī)大學(錄取分496分)超出你的模擬分數近40分,一般而言,你考上這些學校的可能性很小;上海財經大學(錄取分476分)、同濟大學(錄取分475分)等高校的錄取分數介于470分和476分之間,如果你屬于冒險者一類,可以考慮將這幾所學校中的一所確定為第一志愿;上海外國語大學(466分)、華東師范大學(錄取分465分)、華東政法學院提前批(錄取分464分),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第一批(錄取分464分)等校分數與你模擬考分相近,發(fā)揮正常的話可以選擇這些高校,但仍有點冒險。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錄取分451分)、華東理工大學(錄取分449分)等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低于460分10分及10分以上,如果你屬于保守型一類,就可以選擇這些高校中你覺得最好的一所作為第一志愿。
填報高考志愿,是高考考場之外另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所謂“斗智”,是考驗考生對自己填報的學校、專業(yè)的具體情況以及它們之間的實力對比是否了解;所謂“斗勇”,是考驗考生是否有魄力敢于冒險,爭取成為整個高考過程最終的勝利者。以往的事實表明,有的人輸在了“斗智”上,他們由于對學校、專業(yè)毫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以及對高考錄取程序一片茫然,或是將錄取分數相差無幾的大學放在了同一錄取批次的不同志愿中,或是將幾個熱門專業(yè)同時填在專業(yè)志愿中,結果造成一步落空步步落空的尷尬局面,高考分數超過重點錄取分數線三四十分卻連一般本科大學也上不了的學生在每年高考并非個別。有的人輸在了“斗勇”上,由于過于保守,擔心失敗,于是降低志愿要求,雖然考分遠遠超過自己理想的大學錄取分數線,卻不得不飽嘗與其失之交臂的遺憾滋味。
高考志愿選擇的根本依據,一是多次模擬考試的分數,二是自己成績在所在學校所居的位置。由于高校錄取考生,是按照填報志愿的考生分數高低依次錄取,直到錄滿為止,因此你的成績居于所有考生中的哪一個位置,比絕對的分值高低更有實際意義。
三類考生填報志愿策略
一般而言,高考學生對志愿的要求可分為三類:
一是對學校和專業(yè)無特別要求者。這類學生的問題是:“我的模擬考分是××分,在學校里排名一般為××名,您看我報考哪所學校哪一專業(yè)比較有把握?”他們的目標是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可能進一個好一點的大學、好一點的專業(yè)。對于這類學生,對自己多次模擬考試的成績進行平均,并考慮高考調分因素后,估計自己的高考成績,同時根據多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大致確定自己在學校中的水平,將其與自己所在中學每年的錄取比例(近年來的平均錄取率、上重點線的比例、上一般本科的比例、上高職高專的比例)進行比照,確定自己可以報考哪類學校。假設你是一名理科考生,最近5次模擬考試的平均考分大致在460分左右,你在學校里排名在30%左右,你所在學校重點線上線率為35%,那么你應該重點考慮填好一本。如果你屬于保守型一類,你就可以選擇這些高校中你覺得最好的一所作為第一志愿。
二是對某大學情有獨鐘者。這類考生問題是:“我想考××大學,不知我的分數能否達到錄取線?我的分數適合考哪一個專業(yè)?這所學校哪些專業(yè)實力較強,就業(yè)形勢較好?具體都有哪些錄取政策?”他們的目標是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并同時期望能進入一個自己較喜歡的專業(yè)。如果考生對某些高校有明確的選擇傾向,可直接選擇這些高校了解其情況。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模擬考試分數,判斷自己是否可以進入其錄取分數線。如果能進入其錄取分數線,再認真了解該校的介紹,并重點分析各專業(yè)實力、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選擇適合自己報考的專業(yè)。
第三類考生是對某專業(yè)有興趣和特長者。這類考生的問題是“我一直很喜歡××專業(yè),您能告訴我哪些高校開設這一專業(yè)?他們中哪些實力強、畢業(yè)生的出路好?我的分數報考哪所學校的這一專業(yè)最合適?”他們的目標是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并同時期望能進入專業(yè)實力強、就業(yè)前景好的學校。對這類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yè)興趣、特長,選擇相應的專業(yè)了解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各校專業(yè)實力、專業(yè)錄取分數、就業(yè)前景,選擇自己的分數最適合的專業(yè)。在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中,有的考生往往舉棋不定,選一個好的學校,可能進不了自己理想中的專業(yè);能順利進入自己希望進的專業(yè),可能進不了一所好的學校。在兩者不可兼得時,你可以根據自己專業(yè)興趣的強度、學校之間的差異度作選擇。
考生填報志愿具體步驟
第一類考生在考生中占很大比例。針對第一類考生,我們推薦分數名次綜合參考法。對自己多次模擬考試的成績進行平均,并考慮高考調分因素后,估計自己的高考成績,由此大致確定自己在學校中的水平,將其與自己所在中學每年的錄取比例(近年來的平均錄取率、上重點線的比例、上一般本科的比例、上高職高專的比例)進行比照,確定自己可以報考哪類學校。假設某考生所在學校的錄取率大致在85%左右,該考生的水平在85%以內,那就有被錄取的可能。進一步說,如果近年來該校上重點線的占30%,上一般本科線的占35%,高職和高專占20%,該生目前的水平處于學校40%左右,那么填報志愿的重點應該放在一般本科上。
具體步驟是:第一步:用自己在學校中的名次與學校升學率對照,估計自己最有希望被第幾批志愿錄取。
你在學校中的大致名次(用百分比表示):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大學升學率: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重點大學(一本)上線率: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一般本科(二本)上線率:_______
你所在學校的高職、高專上線率:_______
按照往年錄取率,你可能被第_______批學校錄取?
第二步:用自己的模擬高考成績加上自己高考發(fā)揮情況,與該類別中各高校近年來的錄取分數比照,確定自己最有可能被錄取的學校。一般而言,如果高考難度與平時模擬考試難度相當的話,正常發(fā)揮的分數可能有10分左右的浮動,如果分數超過模擬高考成績15分,可以算超常發(fā)揮了。根據你的模擬考試成績,加上高考發(fā)揮情況,可以將各高校分為三類:
自己一般不可能考上,即使超常發(fā)揮也不可能達到其錄取分數線的學校。判別公式:往年最低錄取分數≥模擬高考成績+15分(高考預計分數)。
自己經過努力可以試一試的學校———如果你超常發(fā)揮,考分差不多能夠上錄取分數線的學校。判別公式:模擬高考成績+15分(高考預計分數)≥往年最低錄取分數≥模擬高考成績-10分(高考預計分數)。
自己比較有把握的學校:如果正常發(fā)揮,可以比較穩(wěn)當地進入錄取分數線的學校。判別公式:往年最低錄取分數≤模擬高考成績-10分(高考預計分數)。
冒險型的學生可以將“經過努力可以試一試的學校”作為同批的第一志愿。
保守型的學生可以將“比較有把握的學校”中最好的學校作為第一志愿。
第三步:重點了解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幾所高校的情況,選擇自己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yè)。冒險型的學生由于分數可能剛好達到錄取線,因此,在填報專業(yè)志愿時,對專業(yè)的要求要低一些(選擇一些相對冷門的專業(yè),同意專業(yè)調劑等);而且,還要認真填好同一批次的第二志愿以及下一批次的第一志愿。保守型的學生,由于分數進這一學校比較穩(wěn)當,在填報專業(yè)志愿時,可以對專業(yè)提出較高的要求。
范例:假設你是一名理科考生,最近5次模擬考試的平均考分大致在460分左右,你在學校里排名在30%左右,你所在學校重點線上線率為35%,那么你應該重點考慮填好一本。
2003年,上海地區(qū)一本錄取高校中,復旦大學(錄取分502分)、上海交通大學(錄取分498分)、第二軍醫(yī)大學(錄取分496分)超出你的模擬分數近40分,一般而言,你考上這些學校的可能性很小;上海財經大學(錄取分476分)、同濟大學(錄取分475分)等高校的錄取分數介于470分和476分之間,如果你屬于冒險者一類,可以考慮將這幾所學校中的一所確定為第一志愿;上海外國語大學(466分)、華東師范大學(錄取分465分)、華東政法學院提前批(錄取分464分),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第一批(錄取分464分)等校分數與你模擬考分相近,發(fā)揮正常的話可以選擇這些高校,但仍有點冒險。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錄取分451分)、華東理工大學(錄取分449分)等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低于460分10分及10分以上,如果你屬于保守型一類,就可以選擇這些高校中你覺得最好的一所作為第一志愿。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yè)報名咨詢
-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2高鐵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3互聯網金融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4酒店管理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5學前教育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6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7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8動漫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9大數據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10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