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高考語文解題突破口:從試題中找隱含信息

2004-12-29 09:55:37 來源:新聞晨報
語文試題的題干實在是一種重要而有用的信息,認真閱讀分析并充分利用題干中的隱含信息,將會給我們準確、快速地閱讀文本并完成語言表達題帶來莫大的幫助。

  現在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理解不僅僅要求讀懂文本內容,還要求仔細閱讀試題中的題干,因為高考語言表達題題干的設置十分巧妙,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掘題干中隱含的有效信息,從題干中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


  題干中隱含了命題意圖

  如2004年上海語文試題第3題:有人說,這篇文章有以下幾個要點:(1)近年來以都市居民為主要讀者的綜合都市報快速發展。(2)報紙廣告增長迅速,綜合都市報占據主要廣告份額。(3)我國報紙發行量增速較快,但每千人擁有量仍然偏低。(4)目前我國報紙的種類和發行量還大有增長空間。

  你認為要點和順序都正確的一項是()A、(4)(3)(2)(1)B、(4)(2)(3)(1)C、(3)(4)(1)(2)D、(3)(4)(2)(1)該考題命題意圖是要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思路(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歸納文章的要點,答題時要綜合考慮,這兩個要素缺一不可。答A項或C項是沒理解文章的內容要點,答B項則是把文章要點的先后順序弄錯了。

  又如2004年上海語文試題第10題仿句的考查,試題中隱含了語意志向、修辭手法的提示。“催人向上”、“激動”、“昂奮”等是褒義詞,仿句也必須從正面表達;例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仿句也要如此。有的仿句還要注意例句中的語法關系。如2001年全國試題26題。

  題干中隱含了答題方向

  如2003年上海語文試題第5題:根據第一段中“特殊”“似乎”等詞語,說明全文構思的巧妙之處。第一段:“目光”作為一種特殊的“光”,似乎也具有各種物理光學特征。

  此題關鍵要從“全文構思”的大處著眼來分析,而不可被“特殊”“似乎”等詞所誤導。透過“特殊”“似乎”,聯系全文我們不難發現全文巧就巧在牢牢抓住社會生活中的目光與物理光學特征的共性來構思行文,寫作上運用了相似的聯想手法,答案應該是:借用物理光學特征聯想到社會生活中的目光。

  又如2004年上海語文試題第18題:就詩歌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詩,從一個角度(如景和情的關系)寫一段鑒賞文字(80字左右)

  本題要求結合全詩,并且提示了一個切入的角度,如景和情的關系,你可從情景交融或融情于景方面去考慮。答題時可按照:景(意象)+情(詩人的情懷)=(產生)意境這樣的步驟來有條理地展開鑒賞。

  把握詩題中隱含的信息

  -詩題可以辨別詩的類別和內容我們知道,不同類別的詩表達的感情和抒寫的內容是不同的。如送別詩是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別后的思念,標題中常有“送”或“別”等標志;懷古詩是憑吊古代的人和事,表達緬懷之情或對昔盛今衰的傷感,如陶淵明的《詠荊軻》、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詠物詩是借某事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或品質等,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如果我們從題目中能抓住其隱含的這些信息,詩的基調也就基本把握了。

  -詩題中隱含著作品的情感主旨如詩題中的“怨、憤、哀、喜、思、憶、贈、答、別”等字眼,實乃點睛之筆,具有鮮明的暗示作用。如《書憤》、《靜夜思》、《春夜喜雨》等,觀其標題,便不難推知其情感和內容。

  把握注釋中隱含的信息

  注釋往往是對詩歌中的關鍵字詞、時代背景的交待,它的作用就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不是每道考題都有注釋,一旦有了,就比較重要,在閱讀時一定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如2004年全國卷(丙)《江城子》

  對“姑蘇臺”的注解,它不僅告訴了我們這個地點所在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這個地方曾經是“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常夜作樂之地”,讓我們不難想見此地昔日的繁華及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這樣一來,考生對“空有姑蘇臺上月”蘊含的深意就容易理解多了。又如2003年上海卷《望海樓》,如果考生不利用注解中對“望海樓”以及“鐵甕”的解釋,卻要回答出第一題“本詩所詠的是望海樓,卻先寫鐵甕城聳立云間,鄰近青天,作用是烘托望海樓的高峻”這一答案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我們看懂了注解,就會明白,原來“望海樓”就在“鐵甕”城之中,而詩歌起筆就寫“鐵甕”城的高,當然是為了寫出“望海樓”的高了。

  把握典故中隱含的信息

  古詩中典故的運用主要有明用和化用兩種形式。用典的目的是為了明志或表現作者的品質。如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中“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句,表達了作者雖年老但仍要為國家建功立業的志向和對現實的不平之情。再如劉禹錫的《蜀先主廟》一詩中“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一句中用了兩個典故,“三足鼎”之諸葛亮隱居隆中,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分析當時形勢,策劃蜀、魏、吳三足鼎立之事。“五銖錢”乃是漢武帝所鑄之錢,所謂“業復五銖錢”,即寓有“復漢”之意也。因此復習備考時,師生有必要將課本上古詩中的常用典故分類分析,增強文化文學素養,以提高鑒賞能力。(作者:□格致中學 孫蘇)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3 |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AV网站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