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舉行志愿咨詢會 專家支招巧避退檔雷區
由省教育學會主辦的2005高考志愿填報咨詢大會昨天在國展中心舉行。由于是高考后的首場咨詢會,高校和家長都予以了十分的熱情。據主辦方統計,昨天擺攤設點的省內外高校達160所,進場咨詢的人數達到七千人。
早晨6點就有家長排隊
| |
記者昨天上午八點半來到國展中心時,這里已是人山人海,多是父母帶著孩子過來,偌大的展廳內人聲鼎沸。據主辦方介紹,昨天早晨六點多,會場外就有家長排隊,所以不得不提前開場。
清華招生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攤點還沒布置好,一些從常州、鎮江等地趕來的家長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咨詢了。東大招辦池主任說,因為人太多他們打算臨時增加工作人員。“前所未有的火爆!”南大招辦趙鳴認為,這和今年江蘇考生增多有關,而今后幾年隨著生源高峰的到來,參會人數恐怕還要多。
家長心里多沒底
記者在現場發現,很多家長都是轉完這個學校再轉另一個學校,沒有既定目標。不一會兒手里就多了花花綠綠一大堆高校宣傳材料。從鎮江趕過來的家長姚先生滿頭大汗地告訴記者,他已經在現場問了不下20家高校,手里這堆材料準備拿回家慢慢研究。記者問他有沒有確定給孩子報什么學校,他一臉茫然地說:“現在哪搞得清楚?一切都要等小孩成績出來再說。”“總有個預定目標吧?”記者追問,他搖搖頭說:“小孩考得好就上好學校,考砸了就上差學校,現在想再多也沒用。”
因為還不知道高考成績,咨詢會上不少家長都心事重重地表示“現在心里一點底都沒有”,這次來主要是先搜集信息材料,一切具體的工作要等到成績出來再說。
“上好專業比進好學校強”
記者注意到,在各咨詢臺前,家長們問得最多的話就是“去年你們學校多少分?”和“你們學校哪些專業比較好?”
“現在就業形勢這么嚴峻,找個好專業比什么都重要!”南京九中一位學生的家長王先生拿著筆記本,把自己問到的各所學校的好專業和去年的分數線一一記了下來。記者看了一下,除了南大、東大這樣的名校,他把一些二三類院校的熱門專業都認認真真地記錄了下來。王先生感嘆道,孩子學習成績雖是中上等,但自己不指望他以后有什么大出息,能夠順順利利地找到工作,他就謝天謝地了。
“找個好專業比好學校更重要!”現場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這一道理,他們認為與其進了名校的冷專業,不如退而求其次,找個普通學校的熱門專業上。那么家長眼中的熱門專業是什么呢?記者發現,仍然是電子、計算機、財會、國貿等,與前幾年沒什么變化。
家長扎堆南京高校
在國展A廳入口處,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口氣擺了四個攤位,被圍得水泄不通。而南京其他高校,不管名氣大小,人氣都是無人可敵。南京某高校一招生工作人員表示,今年這種扎堆南京的現象比早幾年還要突出。
“不管女兒考得怎么樣,我都不打算讓她離開南京。”已在藥科大、南師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攤位前轉了半天的家長許女士說,孩子從小到大沒離開過家,什么事都不會做,讓她到外地念書不放心。她說,孩子上完大學就面臨成家立業,留在自己身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希望她能在南京上大學,生活上有照應,以后找工作也方便點。
記者發現,不僅是女生的家長,很多男生的家長也不樂意把孩子送到外地。除了南京的高校,蘇州、上海等周邊的高校也是家長們詢問的熱點目標。
“平行志愿是啥?”
今年江蘇高校招生的一項重要改革是實行平行志愿。盡管之前有關部門和媒體都作了大量宣傳,但現場還是有不少考生和家長表示對這一新政策不甚了解。
金陵中學一位男生向記者表述了他對平行志愿的理解:“就是分數高就能上好學校,分數低就上差學校。”記者問他,那三個志愿怎么填呢?他說:“考得好就都報好學校。”記者問他是否知道要拉開梯度,他說:“不知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處陳處長表示,平行志愿雖總體上能降低風險,但對每個個體而言,如果不了解情況、操作不當,反而會增加風險。東大招辦池主任也表示,因現在很多人對平行志愿一知半解,所以他們決定加大宣傳力度,派人深入各地、各中學去宣講政策。
眾名校有意臨時追加計劃
此次咨詢會吸引了北大、清華、南大、同濟、上海交大等國內眾多名牌高校參加。雖然是“大牌”學校,但對于優秀生源的明爭暗斗絲毫不含糊。
北大清華暗中較上勁
同為第一方陣的清華、北大為爭奪江蘇省內前百名尖子生暗中較上了勁。清華向考生承諾,他們在考生填報志愿前,盡量把工作做透,聯系到每一位有意報考清華的學生,從而給考生劃一個保險線。這個線上的考生,進入清華是萬無一失的。“特別是江蘇實行平行志愿,退檔帶來的后果嚴重,我們這樣做就是對高分考生負責。”
而北大招生負責人則首先否定了社會上流行的“北大是文科大學”的觀點。他說,因為北大文科實力很強,才會給不少人造成這種印象。事實上,北大不僅是人文的,也是科學的,特別在自然科學、基礎科學方面較強。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在前沿科學研究、核心技術的掌握上出現弱勢,這就需要一批精英人才,“北大十分歡迎有志科學研究的人來報考。”
兩所學校招生負責人均表示,他們對江蘇文化大省的生源十分感興趣。從入學以后的情況看,江蘇學生表現也十分優秀。因此,江蘇招生歷來是他們的“必爭之地”。
眾名校表示可追加計劃
由于今年實行平行志愿,退檔考生便成了大問題。針對考生的顧慮,不少學校表示,他們將在錄取現場臨時追加計劃,盡量將退檔人數減到最少。
據南理工招辦王主任透露,該校去年現場臨時增加了160個招生計劃,且都是熱門專業,使92%的人滿足了專業志愿。今年,學校仍有意追加計劃,且人數不會少于去年,這樣可以盡量做到不退檔,同時力爭滿足專業志愿率達到90%以上,因此有望達線的考生可放心報考。南大招辦負責人也現場表示,他們每年的錄取數都多于計劃數幾百人,比如去年計劃招1240人,實際上招了1490人,今年臨時增招幅度也不會小。
“只要江蘇考生報得多,我們就追加計劃!”清華表示,除了115個招生計劃,他們還掌握了不少機動計劃,只要江蘇生源好,他們就會用足。而去年該校計劃招116人,實際上招了143人。北大也表示,雖然今年計劃也是100出頭,但是加上機動計劃,他們力爭在江蘇招160人。
今年專業志愿級差減小
實行平行志愿后,專業志愿級差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東大招辦主任池業說,由于實行平行志愿,今年每個學校的分數段都壓得很扁,往往一分上下就有一兩百號人,而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差距估計只有十分上下,分專業志愿時會遇到矛盾。以往學校設的專業級差有10分、5分,今年則準備縮小分差,具體多少要等分數出來才好說,估計最多兩三分。
南理工招辦王主任介紹,該校今年對全國招生的專業級差雖然設在3分之內,但是對江蘇省內招生則打算設為0,因此專業志愿有如平行志愿,這樣能夠盡量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志愿。同時,他強調,在考分相同的前提下,分專業時理工類數學成績優先,文史類則以外語好的優先。
專家支招巧避退檔“雷區”
今年江蘇首次實行平行志愿,針對這一新變化,考生和家長應該如何科學地填報志愿呢?記者就此采訪了高校招生專家和有著多年志愿填報指導經驗的老師。
三個平行志愿定位不同
南理工招辦主任王虎建議,對于平行志愿這一新事物,今年考生在填志愿時可以遵循一個原則:A志愿要沖一下,B志愿對自己適中,C志愿保底。這樣,既有上名校的機會,也不至于有跌得太慘的風險。此外,三個平行志愿要注意在地域、冷熱門院校之間有所平衡,省內省外高校分散著報,名校非名校也要有錯差,形成三個志愿的合理梯度和層次。
王主任特別強調,在填報專業志愿時,要記住服從調劑,否則退檔的可能性較大。其實對專業考生不必太計較,不少學校入學后還有轉專業的機會。比如南理工,20%的學生一年后可以轉專業。
報考時盡量不要“壓線”
王主任提醒考生,平行志愿雖然降低了填志愿的風險,但考生要特別注意一種情況,即學校的投檔比例。有的學校是1 1.1,有的學校是1 1.2,踩在分數線邊緣的考生很有可能被退檔,結果落到征求志愿中。往年雖然也有征求志愿,但由于名校存在大小年的情況,征求志愿里偶爾會有好學校。但今年平行志愿實行后,落在征求志愿招生的院校要明顯差一些,考生的選擇余地就小得多。所以,考生要注意千萬不要處在壓線的邊緣,與其如此不如報弱一點的學校當“老大”,還能選個好專業。
那么考生處在學校預估線邊緣,到底要不要報呢?王主任認為,這個因校而異,關鍵是和有關高校多溝通,了解準確信息。有的好一點的學校,他們會在招生現場臨時追加計劃,退檔人數很少,有的學校會向考生承諾:達到多少分保證入學,這一類的學校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填報。
填志愿三大誤區要注意
南京一中的陳明芬老師有著多年的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經驗。在她的指導下,不少學生回避了風險,并進入理想的大學。根據經驗,陳老師提醒家長,填志愿要注意幾個誤區。
一是扎堆。現在的家長都喜歡把孩子綁在身邊,眼睛只盯著滬寧線,這是很大的忌諱。其實省外一些學校也很好,競爭也不像南京高校這么激烈,比如西安交大、北京理工大學等,考上了一樣很不錯。第二是選專業目光短淺。家長們往往把目光盯向自以為當前很熱門的專業,比如經濟、國貿、財會、計算機等,殊不知有的專業已供大于求,有的在三四年后可能變冷。所以,選專業眼光要放長遠,一些新增的專業,現在看起來冷,其實就業前景很好,比如城市設計、醫療保險等,而報考的人也不多,考生報考很討巧。誤區之三就是家長大包大攬,喜歡代替孩子做主。有的家長填報時只考慮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實現自己未盡的理想,卻全然不顧孩子的特點和想法。更可笑的是,有的家長選的恰恰是孩子的弱項,明明不善言辭,卻偏要報個什么語言大學、外交學院,根本不利于孩子日后的發展。 (作者:王晶卉)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