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讀生人數逐年遞增 不可盲目選擇
2005-06-16 08:26:55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最近幾年高考復讀有了很大的變化:高分復讀學生人數逐年遞增,重復復讀人數有上升趨勢,中專、職高畢業生也漸漸地成了復讀人群的新“生力軍”。什么樣的人應該上復讀班?復讀班應該如何去選擇?復讀生應該如何去做?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幾位高考專家。
受訪專家:
北京新干線學校校長馮建
北京市英語特級教師張鐵城
北大附中高級教師舒嘉文
是否復讀應三思而后行
提問:“高分復讀”的行為可取嗎?
舒嘉文:選擇復讀時應當三思而后行,慎重選擇。首先要分析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心理穩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如經過細致權衡和感覺自身還有許多潛力可挖掘,而且通過總結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安排好解決不足的辦法,可考慮重新復讀。
張鐵城:“高分復讀”的風險還是很大的。考生一定要冷靜慎重地看待復讀,要充分地認識到大學也許只是一個過程,考研的時候可以再朝清華、北大沖刺。
提問:應否復讀要如何判斷?
馮建:考生在決定復讀前,應該全面、綜合、細致地分析自身的情況。那些立志做研究型人才的人,只有考上理想的本科學校和專業,將來才有可能考上相關的研究生而走上科研的道路,這樣的考生如果沒考上理想的院校和專業,復讀是正確的選擇。而對于那些只求有學上而落榜的考生來說,復讀也是他們無可選擇的一條出路。反過來,對于那些本身高考分數已經不低,能夠考上重點大學,但只是抱著“非名牌大學不上”、“非好專業不上”觀念的學生來說,最好不要選擇復讀,這樣不但是財力和精力的浪費,更是人生發展時機的貽誤。
復讀班應如何選擇?
提問:是否應該以“名師”來判斷一個復讀班的好壞?
張鐵城:不要將“名師”作為選擇的唯一考量標準,而是要整體衡量一個復讀班的師資力量,看這里有沒有適合自己學習的“一組”老師,其中包括班主任教師和任課教師。前者是學生人生目標的領路人,也是學生心理的保健醫生。以往學生選擇復讀班的時候往往只看任課老師的水平而忽視班主任的作用,這不利于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也不利于正確人生觀的養成。
提問:選擇復讀班的標準是什么?
馮建:在選擇復讀班的時候,首先,看這個學校是否合法。此外要看學校的師資是否符合復讀生的要求。復讀生一定要選擇教復讀生的老師,未必是名師,但他一定要對復讀生的教學經驗。此外看這所學校是否有充足的教學時間和固定的教學場所。一定要選擇分層次、分班、因材施教的復讀班。
復讀生應該怎么做
提問:選擇復讀之后應該如何去做?
舒嘉文:復讀生要正確地評估自己,給自己定位。首先就是要給自己的高考做一個評估,從而準確地認識自己處在一個什么狀態。
張鐵城:復讀生應該踏下心來,認真努力地跟隨老師的進度。參加復讀班的學生應該相信自己的老師是管理者經過慎重地挑選、聘用的,這樣的教師除去業務上的高水平以外,還會具有耐心和愛心,并有信心幫助孩子們來年考上滿意的高校。同時要加大動手練習的時間和量。一些孩子高考失敗的直接原因就是知識掌握不扎實、不過關,而扎實、過關所依靠的就是大量的練習。
馮建:復讀生應該重視每一次考試,而不要去想每一次考試的得失,最后要在高考的時候算“總賬”。有的時候學生一模、二模、三模都可能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或者沒有反映出自己的實際水平,這是沒有關系的;但是每一次都要總結,每一次都要把錯的題目改過來并且吃透,保證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提問:“三校生”通過復讀考上大學的希望大嗎?
馮建:而對于三校生來講,他們本來就沒有系統地學習高中知識,所以高考復讀對于他們來講就是走入大學校門唯一的方法和途徑,因此不會受到更多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且通過新干線學校6年來的辦學經驗和對學生的個案分析證明,只要三校生能夠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是完全能夠步入大學校門的。(記者:儲智勇)
受訪專家:
北京新干線學校校長馮建
北京市英語特級教師張鐵城
北大附中高級教師舒嘉文
是否復讀應三思而后行
提問:“高分復讀”的行為可取嗎?
舒嘉文:選擇復讀時應當三思而后行,慎重選擇。首先要分析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心理穩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如經過細致權衡和感覺自身還有許多潛力可挖掘,而且通過總結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安排好解決不足的辦法,可考慮重新復讀。
張鐵城:“高分復讀”的風險還是很大的。考生一定要冷靜慎重地看待復讀,要充分地認識到大學也許只是一個過程,考研的時候可以再朝清華、北大沖刺。
提問:應否復讀要如何判斷?
馮建:考生在決定復讀前,應該全面、綜合、細致地分析自身的情況。那些立志做研究型人才的人,只有考上理想的本科學校和專業,將來才有可能考上相關的研究生而走上科研的道路,這樣的考生如果沒考上理想的院校和專業,復讀是正確的選擇。而對于那些只求有學上而落榜的考生來說,復讀也是他們無可選擇的一條出路。反過來,對于那些本身高考分數已經不低,能夠考上重點大學,但只是抱著“非名牌大學不上”、“非好專業不上”觀念的學生來說,最好不要選擇復讀,這樣不但是財力和精力的浪費,更是人生發展時機的貽誤。
復讀班應如何選擇?
提問:是否應該以“名師”來判斷一個復讀班的好壞?
張鐵城:不要將“名師”作為選擇的唯一考量標準,而是要整體衡量一個復讀班的師資力量,看這里有沒有適合自己學習的“一組”老師,其中包括班主任教師和任課教師。前者是學生人生目標的領路人,也是學生心理的保健醫生。以往學生選擇復讀班的時候往往只看任課老師的水平而忽視班主任的作用,這不利于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也不利于正確人生觀的養成。
提問:選擇復讀班的標準是什么?
馮建:在選擇復讀班的時候,首先,看這個學校是否合法。此外要看學校的師資是否符合復讀生的要求。復讀生一定要選擇教復讀生的老師,未必是名師,但他一定要對復讀生的教學經驗。此外看這所學校是否有充足的教學時間和固定的教學場所。一定要選擇分層次、分班、因材施教的復讀班。
復讀生應該怎么做
提問:選擇復讀之后應該如何去做?
舒嘉文:復讀生要正確地評估自己,給自己定位。首先就是要給自己的高考做一個評估,從而準確地認識自己處在一個什么狀態。
張鐵城:復讀生應該踏下心來,認真努力地跟隨老師的進度。參加復讀班的學生應該相信自己的老師是管理者經過慎重地挑選、聘用的,這樣的教師除去業務上的高水平以外,還會具有耐心和愛心,并有信心幫助孩子們來年考上滿意的高校。同時要加大動手練習的時間和量。一些孩子高考失敗的直接原因就是知識掌握不扎實、不過關,而扎實、過關所依靠的就是大量的練習。
馮建:復讀生應該重視每一次考試,而不要去想每一次考試的得失,最后要在高考的時候算“總賬”。有的時候學生一模、二模、三模都可能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或者沒有反映出自己的實際水平,這是沒有關系的;但是每一次都要總結,每一次都要把錯的題目改過來并且吃透,保證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提問:“三校生”通過復讀考上大學的希望大嗎?
馮建:而對于三校生來講,他們本來就沒有系統地學習高中知識,所以高考復讀對于他們來講就是走入大學校門唯一的方法和途徑,因此不會受到更多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且通過新干線學校6年來的辦學經驗和對學生的個案分析證明,只要三校生能夠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是完全能夠步入大學校門的。(記者:儲智勇)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