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中高考應該如何迎考 心理老師與你面對面
2006-06-02 22:51:52
來源:泉州網-東南早報
特邀嘉賓:
1.泉州一中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黃發森
2.泉州九中心理咨詢室主任 何穎杭
3.泉州外國語中學心理輔導與教育中心主任 潘奕峰
4.泉州實驗中學心理老師 鄭鳳霞
早報訊 昨日上午9時,泉州晚報社16樓會議室,“心理直通車”現場有淚、有笑。
40多位學生家長,帶著如何迎考的問題從各地趕來,4位心理老師細心解答每個具體問題。
高三女生和父親從惠安趕來,另一名高三女孩蔡同學和媽媽、上高一的弟弟還有上大學的姐姐從晉江趕來,八十多歲的老奶奶為了上初三的孫子,也來聽聽心理老師的建議,還有不少高三學生相約一起來了。原定兩小時的咨詢延長了近1個小時。
咨詢中,有些家長和考生說著說著就哭了,有的聽了老師的建議不住地點頭,有的在記筆記的同時也記下心理老師的聯系方式。
中午12時許,現場咨詢會結束,但學生家長們似乎還有很多問題,不用著急,今后我們還將繼續舉辦類似的活動。有心結,我們一一幫你解。
個例一:
中等生的煩惱:“我考不上好學校,你會不會怪我”
小剛(化名)今年上初三,他的父母昨日來咨詢時有些擔憂。
“小剛最近顯得精神不振,我們不知道該怎么鼓勵他。”小剛媽媽說。
前幾天,孩子問她:“我要是考不上好的學校,你會不會責怪我?”“我當時回答他,沒事,你盡力就行了。可是如果你考不上,要交擇校費,媽媽是沒有這個支付能力的。”
小剛的父母介紹說,孩子平時成績在中上,如果學習再投入些,比如把英語科再補補,成績就能上去了。
“這孩子有個心結解不開,這是我最大的煩惱。”小剛媽媽說,小剛上初一時,班上有同學打架,班主任誤會是他挑起的并且體罰了他,他的爸爸在沒有搞清楚事情原委的情況下也責備了他,事后班主任又沒有因為這件事向小剛正式道歉。
何穎杭老師認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好是意見一致,先商量好后再和孩子談,不要讓孩子有不知聽從誰的感覺。
小剛上初一時遇到的“事件”對他來說確實會留下陰影。現在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順利走過中考,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指責老師,要做的是幫他盡快抹平陰影。
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家長的支持和鼓勵。但不要看到孩子在放松或看電視就質問他,要有技巧地暗示,看到孩子進步了,就要運用光點效應,表揚他來“擴大”好的方面。
建議小剛的父母最近選擇適當的機會和孩子談一次,為孩子減輕壓力,最后復習階段和考前一天都可以再表示一次,給孩子予支持。
個例二:
尖子生的煩惱:“我很在意同學說我學習方面的話”
15歲的小彬(化名)成績很好。
“我很在意其他同學的看法。”小彬埋著頭,低低地說。
“你緊張嗎?”鄭鳳霞老師輕輕地問。
“不。”“告訴老師,你要咨詢什么嗎?”
“學習……”沉默了好一會兒,小彬說,我很在意同學說我學習方面的話。我的成績在班上是一二名,在全校也是前10名,但我還是覺得不夠,這個成績與我的學習能力不相符。有時心情很低落,很在乎同學們的看法。考慮太多了,精力不集中,影響上課。
“你認為別人的看法會對自己的學習產生多大影響?”鄭鳳霞老師說,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我們自身。她認為,別人的看法只是外部因素,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我們自己。正如跑步,如果我們能夠堅持下去,那么天氣或者路邊的風景就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孩子具有創造性思維,但是比較偏激。”小彬父親說。
“我不會按部就班地按照教科書來回答。”小彬說,“比如歷史考試有道題目問,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我有自己的想法,就寫了上去,但得不到認同。”
“有創新性思維很好,但我們要分場合。”鄭鳳霞說,“比如一些閱讀理解題,考察我們的理解能力,那么我們應當按照要求答題。如果是作文,那么我們就可以盡量發揮我們的創新思維。”
“他的成績好,對自己要求很高。”鄭老師說,像小彬這樣的尖子生有種危機感,他們總想保持在高峰狀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要緩解這種壓力,就應當客觀地分析自己的水平,以平和的心態迎接中考。
1.泉州一中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黃發森
2.泉州九中心理咨詢室主任 何穎杭
3.泉州外國語中學心理輔導與教育中心主任 潘奕峰
4.泉州實驗中學心理老師 鄭鳳霞
早報訊 昨日上午9時,泉州晚報社16樓會議室,“心理直通車”現場有淚、有笑。
40多位學生家長,帶著如何迎考的問題從各地趕來,4位心理老師細心解答每個具體問題。
高三女生和父親從惠安趕來,另一名高三女孩蔡同學和媽媽、上高一的弟弟還有上大學的姐姐從晉江趕來,八十多歲的老奶奶為了上初三的孫子,也來聽聽心理老師的建議,還有不少高三學生相約一起來了。原定兩小時的咨詢延長了近1個小時。
咨詢中,有些家長和考生說著說著就哭了,有的聽了老師的建議不住地點頭,有的在記筆記的同時也記下心理老師的聯系方式。
中午12時許,現場咨詢會結束,但學生家長們似乎還有很多問題,不用著急,今后我們還將繼續舉辦類似的活動。有心結,我們一一幫你解。
個例一:
中等生的煩惱:“我考不上好學校,你會不會怪我”
小剛(化名)今年上初三,他的父母昨日來咨詢時有些擔憂。
“小剛最近顯得精神不振,我們不知道該怎么鼓勵他。”小剛媽媽說。
前幾天,孩子問她:“我要是考不上好的學校,你會不會責怪我?”“我當時回答他,沒事,你盡力就行了。可是如果你考不上,要交擇校費,媽媽是沒有這個支付能力的。”
小剛的父母介紹說,孩子平時成績在中上,如果學習再投入些,比如把英語科再補補,成績就能上去了。
“這孩子有個心結解不開,這是我最大的煩惱。”小剛媽媽說,小剛上初一時,班上有同學打架,班主任誤會是他挑起的并且體罰了他,他的爸爸在沒有搞清楚事情原委的情況下也責備了他,事后班主任又沒有因為這件事向小剛正式道歉。
何穎杭老師認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好是意見一致,先商量好后再和孩子談,不要讓孩子有不知聽從誰的感覺。
小剛上初一時遇到的“事件”對他來說確實會留下陰影。現在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順利走過中考,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指責老師,要做的是幫他盡快抹平陰影。
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家長的支持和鼓勵。但不要看到孩子在放松或看電視就質問他,要有技巧地暗示,看到孩子進步了,就要運用光點效應,表揚他來“擴大”好的方面。
建議小剛的父母最近選擇適當的機會和孩子談一次,為孩子減輕壓力,最后復習階段和考前一天都可以再表示一次,給孩子予支持。
個例二:
尖子生的煩惱:“我很在意同學說我學習方面的話”
15歲的小彬(化名)成績很好。
“我很在意其他同學的看法。”小彬埋著頭,低低地說。
“你緊張嗎?”鄭鳳霞老師輕輕地問。
“不。”“告訴老師,你要咨詢什么嗎?”
“學習……”沉默了好一會兒,小彬說,我很在意同學說我學習方面的話。我的成績在班上是一二名,在全校也是前10名,但我還是覺得不夠,這個成績與我的學習能力不相符。有時心情很低落,很在乎同學們的看法。考慮太多了,精力不集中,影響上課。
“你認為別人的看法會對自己的學習產生多大影響?”鄭鳳霞老師說,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我們自身。她認為,別人的看法只是外部因素,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我們自己。正如跑步,如果我們能夠堅持下去,那么天氣或者路邊的風景就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孩子具有創造性思維,但是比較偏激。”小彬父親說。
“我不會按部就班地按照教科書來回答。”小彬說,“比如歷史考試有道題目問,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我有自己的想法,就寫了上去,但得不到認同。”
“有創新性思維很好,但我們要分場合。”鄭鳳霞說,“比如一些閱讀理解題,考察我們的理解能力,那么我們應當按照要求答題。如果是作文,那么我們就可以盡量發揮我們的創新思維。”
“他的成績好,對自己要求很高。”鄭老師說,像小彬這樣的尖子生有種危機感,他們總想保持在高峰狀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要緩解這種壓力,就應當客觀地分析自己的水平,以平和的心態迎接中考。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