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還是“-20分”——論上海報考外地高校
2006-06-03 23:23:01
來源:搜狐網
據最新報道,2006年高考上海考生凡報考外地高校,第一志愿加20分,第二志愿加10分。
乍一看,這是一條對報考外地高校考生的利好消息。但稍加推敲,便會發現這是個明顯的陷阱。
我們不妨計算一下,假設超過460分后每一分有1000人,所謂的“+20分”可以使考生排名推前20000名,錄取機率“增加”了16.67% 。(2006年上海高考考生約12萬人。)
但事實并非如此,你必須了解自己在與誰競爭。報考外地高校的考生實際要與之競爭的,只是同樣報考外地高校的考生,與報考本地高校考生的分數無關。這樣一來,大家都+20分,等于沒加。(即 +16.67% =0)
非但如此,外地高校的錄取名額并未增加,“加分”的刺激必然增加報考人數。假設外地高校錄取5000人,原報考人數為10000人,則錄取幾率為 50% 。“加分”政策出臺后,據最保守估計,報考人數將增加5000人(僅占總考生的 4% 左右)。而幾率變為 33.34% 。因而,錄取率直接下降了16.67% ,折算成考分為“-20分”。
在形同虛設的“+20分”的華麗外表下,暗藏著血紅的“-20分”。為此,我們不得不質疑出臺新政策的目的。從善意的角度來考慮,上海市教委可能是好心辦壞事;深入點想,教委為了緩解上海高校錄取壓力,以如此的欺騙手段分流大量考生,使之報考外地院校,既能使自己擺脫困境,又可以贏得好名聲。手法真是“高”啊!
乍一看,這是一條對報考外地高校考生的利好消息。但稍加推敲,便會發現這是個明顯的陷阱。
我們不妨計算一下,假設超過460分后每一分有1000人,所謂的“+20分”可以使考生排名推前20000名,錄取機率“增加”了16.67% 。(2006年上海高考考生約12萬人。)
但事實并非如此,你必須了解自己在與誰競爭。報考外地高校的考生實際要與之競爭的,只是同樣報考外地高校的考生,與報考本地高校考生的分數無關。這樣一來,大家都+20分,等于沒加。(即 +16.67% =0)
非但如此,外地高校的錄取名額并未增加,“加分”的刺激必然增加報考人數。假設外地高校錄取5000人,原報考人數為10000人,則錄取幾率為 50% 。“加分”政策出臺后,據最保守估計,報考人數將增加5000人(僅占總考生的 4% 左右)。而幾率變為 33.34% 。因而,錄取率直接下降了16.67% ,折算成考分為“-20分”。
在形同虛設的“+20分”的華麗外表下,暗藏著血紅的“-20分”。為此,我們不得不質疑出臺新政策的目的。從善意的角度來考慮,上海市教委可能是好心辦壞事;深入點想,教委為了緩解上海高校錄取壓力,以如此的欺騙手段分流大量考生,使之報考外地院校,既能使自己擺脫困境,又可以贏得好名聲。手法真是“高”啊!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