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題目都會出錯 有什么資格要求考生準確
2006-06-17 23:38:04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今年北京高考語文試卷的第13題第2小題的標準答案與語文教科書不符,很多家長質疑到底以哪個答案為準,昨天,市教育考試院表示,版本不一樣,兩種答案都對.
高考總是吸引著公眾的眼球,無論是正面報道,還是負面消息,它的一舉一動總是牽動著眾人的心。因為,這直接關乎這個群體的切身利益,也事關考生的未來前程。而對于高考題目的權威性和準確性來講,更是尤為重要。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北京市高考語文題目的單項選擇,競出現了兩個正確答案。值得慶幸的是,在家長們強烈質疑下,主管部門在閱卷前及時宣布兩個答案都算正確,這不會給參考學生造成多大的損失。
高考是中國學生們最為重要的一次拐點,因此,其權威性毋庸置疑。但是,近年來高考題目時常出錯,無論正式高考還是成人高考,都有出錯現象發生。就高考題目出錯而言,1993年的數學卷居然錯了兩處;2002年錯了一道數學選擇題;2003年江蘇高考數學卷“錯題風波”,競引起12名院士的共同聯合聲明;2005年福建高考數學出現錯題,省內的泉州五中,福州一中等重點高校數學組的老師曾聯名給高招辦寫信,但最后仍然按“標準答案”來批改試卷。當年高考泉州市的狀元蔣斯妮同學按正確的計算步驟去算,結果算出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不符,一樣被扣了4分。近年高考出現問題影響嚴重的一次,據說是某一年的上海卷,選擇題第一題就出錯了,害得許多高考尖子生在這一題上想了相當久,大大影響高考總分,最后學生家長聯名要求重考,卻也只能不了了之。
如此接二連三的高考題目出錯,不能不讓人對高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產生大大的問號。公眾不禁要反問兩句,既然高考題目都會出錯,那么它還有什么資格要求考生答題準確。既然高考題目都會出錯,那么學子們的答案能否以錯算對呢?只準出題人出錯而不準答題人出錯?
誠然,高考試題是專家學者在短時間內設計而成的,由于時間、學識和精力等因素,或許會出現較小的漏洞。但是這個疏漏,只要有關部門做好事前預防,如遇到情況后,準備良好的應急預案,這些問題是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和避免的。
因此,筆者以為,首先,高考試題最好由專家和高中一線老師共同來設計完成。比如說,今年北京高考題目出錯,答案與語文教科書明顯不符,假設有高中老師參與出題,這種情況就不會出現。其次,嚴格把關。高考題目要經專業人士審查,出現錯誤或不恰當的地方最好能消滅于考前,否則,考后再發現錯題,這種損失就難以彌補。最后,要制訂應急預案。如果高考后發現錯題,應及時向社會公布信息,明確判分標準;如果出現錯題不能補救的話,不妨作廢此題,因為,學生參加一次高考不容易。如果在錄取工作結束后再來談這件事,那就更難處理了。
高考總是吸引著公眾的眼球,無論是正面報道,還是負面消息,它的一舉一動總是牽動著眾人的心。因為,這直接關乎這個群體的切身利益,也事關考生的未來前程。而對于高考題目的權威性和準確性來講,更是尤為重要。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北京市高考語文題目的單項選擇,競出現了兩個正確答案。值得慶幸的是,在家長們強烈質疑下,主管部門在閱卷前及時宣布兩個答案都算正確,這不會給參考學生造成多大的損失。
高考是中國學生們最為重要的一次拐點,因此,其權威性毋庸置疑。但是,近年來高考題目時常出錯,無論正式高考還是成人高考,都有出錯現象發生。就高考題目出錯而言,1993年的數學卷居然錯了兩處;2002年錯了一道數學選擇題;2003年江蘇高考數學卷“錯題風波”,競引起12名院士的共同聯合聲明;2005年福建高考數學出現錯題,省內的泉州五中,福州一中等重點高校數學組的老師曾聯名給高招辦寫信,但最后仍然按“標準答案”來批改試卷。當年高考泉州市的狀元蔣斯妮同學按正確的計算步驟去算,結果算出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不符,一樣被扣了4分。近年高考出現問題影響嚴重的一次,據說是某一年的上海卷,選擇題第一題就出錯了,害得許多高考尖子生在這一題上想了相當久,大大影響高考總分,最后學生家長聯名要求重考,卻也只能不了了之。
如此接二連三的高考題目出錯,不能不讓人對高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產生大大的問號。公眾不禁要反問兩句,既然高考題目都會出錯,那么它還有什么資格要求考生答題準確。既然高考題目都會出錯,那么學子們的答案能否以錯算對呢?只準出題人出錯而不準答題人出錯?
誠然,高考試題是專家學者在短時間內設計而成的,由于時間、學識和精力等因素,或許會出現較小的漏洞。但是這個疏漏,只要有關部門做好事前預防,如遇到情況后,準備良好的應急預案,這些問題是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和避免的。
因此,筆者以為,首先,高考試題最好由專家和高中一線老師共同來設計完成。比如說,今年北京高考題目出錯,答案與語文教科書明顯不符,假設有高中老師參與出題,這種情況就不會出現。其次,嚴格把關。高考題目要經專業人士審查,出現錯誤或不恰當的地方最好能消滅于考前,否則,考后再發現錯題,這種損失就難以彌補。最后,要制訂應急預案。如果高考后發現錯題,應及時向社會公布信息,明確判分標準;如果出現錯題不能補救的話,不妨作廢此題,因為,學生參加一次高考不容易。如果在錄取工作結束后再來談這件事,那就更難處理了。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