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整個過程中充滿了太多的愛和感動
2006-06-26 22:07:07
來源:新浪考試
網友:想問問三位同學和老師,在高考期間有沒有什么特別難忘的事情和經歷?
何旋:我記得高考之前,大概還有一個多禮拜的時候,吳老師就跟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叫“送別會”也好,還是大家在一起是一說的“談心會”也好,開的一個會。其實二中的老師特別注重跟同學的溝通,二中的人文關懷也非常好,所以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也處得非常好。
我記得那堂課上,當時同學們也是把自己一些心里話跟老師說,老師也特別衷心祝愿我們考好。我印象特別特別深的是當時有一個孩子是平時比較淘氣,但人非常好,他上課比較淘氣,有時會在課上制造一些小小的插曲。他當時舉手說,吳老師,可能這一年多來我一直都給您制造一些麻煩,還請您不要介意,還請您海涵。當時吳老師就說“沒事,沒事”,吳老師說“我非常愛你們,非常支持你們,你們走進考場我會做你們堅強的后盾,你們走出考場,會做你們非常好的朋友”。當時我特別感動,因為這個孩子其實挺淘氣的,他當時也很誠懇地跟老師說,老師也能特別寬容、特別愛護孩子,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我覺得師生之間的溝通,其實是保證一個學;蛘呤且粋集體有一個很好的氛圍、一個很好成績的重要的保證。
主持人:剛剛說了氛圍的問題,也有老師在線問到吳老師和孫老師,想問問你們如何營造班級的高考氛圍。
吳京梅:其實我是高三年級的時候才接的文科實驗班,我當時接班的時候,其實對學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一進班的時候就有一個特別想跟學生表達的心意,我想告訴每個學生,我作為老師,我是欣賞每一位學生的。我覺得老師和學生之間如果能夠彼此地欣賞,首先我們就能夠建立一個非常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學生愿意跟我傾訴,愿意和我交流。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工作的理念前提下,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的學生一遇到問題時,經常會給我發信息、打電話,我覺得我特別樂意做他們的傾訴對象。而且高三的時候,很多孩子確實心理壓力非常大,這樣就能緩解他們的壓力。
另外,我力爭做到永遠是用心靈跟他們溝通,用心和他們說話,這樣會打動這些孩子。所以,我們這個集體的確是一個非常和諧的、很人文的、充滿人文關懷的一個集體。
孫燁:剛才吳老師說得特別好,講到了愛。其實愛是一個非常好的營造班級氛圍的一個方法。我跟吳老師不太一樣,我是從高二開始接這個班的。高一、高二階段最重要的是班級應該有一個非常良好的秩序,我覺得一個班有了良好的秩序,每個人的行為才能夠和諧。如果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事,這個班會亂的。所以,我覺得首先這個班級應該有一個非常穩定的秩序,首先要有一個要求,應該有大家共同來遵守的規則。所以,我比較在意規則意識,要讓他們確立一種規則意識。
有一次快畢業的時候,有一個學生給我寫了一個周記里就寫到,“孫老師好厲害,剛一接班就八大紀律”。但是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一定要讓他們有規則。
在高三這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夢想,需要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且在這一年當中他們會面臨很多人生的困難,這個時候交流和愛很重要,讓他們有一個愉快的環境,有一個愛的氛圍特別好。所以,我們最后的沖刺階段,八中所有的老師跟孩子們一塊兒度過。從早晨七點到晚上九點,包括周六、周日,我們一起來走過這一段日子。最后自習課還是我們一起上到九點,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娛樂。所以,我覺得規則、愛和交流共同撐起了這個和諧的環境。
主持人:感謝兩位老師的“愛”和“溝通”培養出了這么優秀的學生們。
楊蕙心:最后這些天我們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每天都跟老師和同學朝夕相處,這其間有同學生病或者是不舒服,還有一些心理上壓力太大或者是太疲勞,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到最后都是共同走過。我們的同學有的都到了住院的程度,大家還一起發短信給他,說“你一定要趕快回到這里來”,大家的成績還都是蠻好的,一直走到最好。
到最后我記得走的時候,從學校走出來,平?赡芏疾皇煜,不怎么見面,但是見面的時候都會說“加油”,所以站在考場上一定要有加油,這樣一個信念支撐著一直走到最后。
孫燁:高考前有一個學生住院,所有的老師包括學校的領導都一起看那個學生,這個學生最后高考的時候考了600分,超常發揮,住院住了10多天,病還沒有好,而且考了600多,但是之前的成績只有500多分,集體就是力量,團體就是力量,這句話真是很對。
主持人:聽聽王丁楠的故事。
王丁楠:我在最后的時候,等于我的老師找我聊天解壓。實際上最后這一點一滴的關懷都讓人很感動。哪怕是在你走入考場之前同學互相的一句鼓勵,也許在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到了那一時刻就有特別感激的心情。高考包括復習包括最后的考試階段,的確是讓我和我的家人、我的同學、我的老師距離拉得更近。
主持人:之前我們了解到王丁楠是北大自主招生,通過這個進入到北大,你有什么特別的經歷跟大家說一下嗎?
王丁楠:其實自主招生并不用準備什么東西,只是告訴我要考這些科目,也就上場了。當時感覺并不太好,因為題從來也沒有見過,有很多這種類型的東西,而且畢竟是考綜合的素質還有能力。
主持人:也可以說你經歷了從傳統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吧?
王丁楠:因為本身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這樣一個轉折。
主持人:你認為這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自己從中間有什么感受?
王丁楠:首先途徑會很多樣。比如傳統我們的教育就是以老師傳授為主。但是我們到了素質教育中,哪怕是學校中的一個雕塑、學校走廊中的一幅畫,或者是名人的篆刻,還有字畫,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給學生身心熏陶的,這就是多途徑的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它更突出學生個人的一個特色。但是這個特色還是必須得建立在一種社會的基礎上。
何旋:我記得高考之前,大概還有一個多禮拜的時候,吳老師就跟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叫“送別會”也好,還是大家在一起是一說的“談心會”也好,開的一個會。其實二中的老師特別注重跟同學的溝通,二中的人文關懷也非常好,所以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也處得非常好。
我記得那堂課上,當時同學們也是把自己一些心里話跟老師說,老師也特別衷心祝愿我們考好。我印象特別特別深的是當時有一個孩子是平時比較淘氣,但人非常好,他上課比較淘氣,有時會在課上制造一些小小的插曲。他當時舉手說,吳老師,可能這一年多來我一直都給您制造一些麻煩,還請您不要介意,還請您海涵。當時吳老師就說“沒事,沒事”,吳老師說“我非常愛你們,非常支持你們,你們走進考場我會做你們堅強的后盾,你們走出考場,會做你們非常好的朋友”。當時我特別感動,因為這個孩子其實挺淘氣的,他當時也很誠懇地跟老師說,老師也能特別寬容、特別愛護孩子,這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我覺得師生之間的溝通,其實是保證一個學;蛘呤且粋集體有一個很好的氛圍、一個很好成績的重要的保證。
主持人:剛剛說了氛圍的問題,也有老師在線問到吳老師和孫老師,想問問你們如何營造班級的高考氛圍。
吳京梅:其實我是高三年級的時候才接的文科實驗班,我當時接班的時候,其實對學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一進班的時候就有一個特別想跟學生表達的心意,我想告訴每個學生,我作為老師,我是欣賞每一位學生的。我覺得老師和學生之間如果能夠彼此地欣賞,首先我們就能夠建立一個非常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學生愿意跟我傾訴,愿意和我交流。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工作的理念前提下,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的學生一遇到問題時,經常會給我發信息、打電話,我覺得我特別樂意做他們的傾訴對象。而且高三的時候,很多孩子確實心理壓力非常大,這樣就能緩解他們的壓力。
另外,我力爭做到永遠是用心靈跟他們溝通,用心和他們說話,這樣會打動這些孩子。所以,我們這個集體的確是一個非常和諧的、很人文的、充滿人文關懷的一個集體。
孫燁:剛才吳老師說得特別好,講到了愛。其實愛是一個非常好的營造班級氛圍的一個方法。我跟吳老師不太一樣,我是從高二開始接這個班的。高一、高二階段最重要的是班級應該有一個非常良好的秩序,我覺得一個班有了良好的秩序,每個人的行為才能夠和諧。如果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事,這個班會亂的。所以,我覺得首先這個班級應該有一個非常穩定的秩序,首先要有一個要求,應該有大家共同來遵守的規則。所以,我比較在意規則意識,要讓他們確立一種規則意識。
有一次快畢業的時候,有一個學生給我寫了一個周記里就寫到,“孫老師好厲害,剛一接班就八大紀律”。但是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一定要讓他們有規則。
在高三這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夢想,需要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且在這一年當中他們會面臨很多人生的困難,這個時候交流和愛很重要,讓他們有一個愉快的環境,有一個愛的氛圍特別好。所以,我們最后的沖刺階段,八中所有的老師跟孩子們一塊兒度過。從早晨七點到晚上九點,包括周六、周日,我們一起來走過這一段日子。最后自習課還是我們一起上到九點,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娛樂。所以,我覺得規則、愛和交流共同撐起了這個和諧的環境。
主持人:感謝兩位老師的“愛”和“溝通”培養出了這么優秀的學生們。
楊蕙心:最后這些天我們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每天都跟老師和同學朝夕相處,這其間有同學生病或者是不舒服,還有一些心理上壓力太大或者是太疲勞,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到最后都是共同走過。我們的同學有的都到了住院的程度,大家還一起發短信給他,說“你一定要趕快回到這里來”,大家的成績還都是蠻好的,一直走到最好。
到最后我記得走的時候,從學校走出來,平?赡芏疾皇煜,不怎么見面,但是見面的時候都會說“加油”,所以站在考場上一定要有加油,這樣一個信念支撐著一直走到最后。
孫燁:高考前有一個學生住院,所有的老師包括學校的領導都一起看那個學生,這個學生最后高考的時候考了600分,超常發揮,住院住了10多天,病還沒有好,而且考了600多,但是之前的成績只有500多分,集體就是力量,團體就是力量,這句話真是很對。
主持人:聽聽王丁楠的故事。
王丁楠:我在最后的時候,等于我的老師找我聊天解壓。實際上最后這一點一滴的關懷都讓人很感動。哪怕是在你走入考場之前同學互相的一句鼓勵,也許在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到了那一時刻就有特別感激的心情。高考包括復習包括最后的考試階段,的確是讓我和我的家人、我的同學、我的老師距離拉得更近。
主持人:之前我們了解到王丁楠是北大自主招生,通過這個進入到北大,你有什么特別的經歷跟大家說一下嗎?
王丁楠:其實自主招生并不用準備什么東西,只是告訴我要考這些科目,也就上場了。當時感覺并不太好,因為題從來也沒有見過,有很多這種類型的東西,而且畢竟是考綜合的素質還有能力。
主持人:也可以說你經歷了從傳統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吧?
王丁楠:因為本身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這樣一個轉折。
主持人:你認為這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自己從中間有什么感受?
王丁楠:首先途徑會很多樣。比如傳統我們的教育就是以老師傳授為主。但是我們到了素質教育中,哪怕是學校中的一個雕塑、學校走廊中的一幅畫,或者是名人的篆刻,還有字畫,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給學生身心熏陶的,這就是多途徑的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它更突出學生個人的一個特色。但是這個特色還是必須得建立在一種社會的基礎上。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