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的那年高考:1978
2006-07-01 22:21:46
來源:新浪網
我是1978年夏天參加高考的。有意思的是,這年春天里剛剛發生過一場高考,到了夏天,記得當年是7月23日左右,我們參加的高考。我們當年對高考一點也不感到可怕和神秘,當年,我們還有一個口號,叫做“接受祖國和人民的選擇”,這我們能不接受嗎?因此,我們無論是高考復習還是考場上,一點都不緊張,甚至沒有高考意識。比如說,我們那一年高考,除了英語專業,其他專業英語不算成績的——但是,關愛我們的學校和老師還是開設了英語課。就是在高二那年(相當于現在的高三),我還抄錄了許多自己感興趣的謎語和生活中的一百個為什么等小冊子!七七年高考是各個省自己出卷——因為當時的課本是“某某省試用課本”,因此,到了七八年,當第一次出現需要全國統一命題考試時,便有有考試綱要。因此,它和教材便成了我們復習的主要依據。我們老師很愛我們,當然,當時的師資是不足的,當年的說法叫做“青黃不接”——我們除了語文、數學兩科外,其他學科幾乎都是具有“急就”的性質……
高考時間一推再推——從五月到六月,老師甚至和我們開玩笑說,今年高考不考了,然而,畢竟我們盼到了高考,最后是七月下旬——印象很深,因為那幾天非常熱——甚至有一天下午還下了雷陣雨。
當年高考考生很多——因為前面一年高考,很多人還不相信,還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或者來不及準備。因此,到了我們這一屆時,特別是有七七級高考考上去的那些人——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現實。因此,七八級考生之多便是不難想象的。我們當年是兩個人坐同一張桌子!想想今日的高考,一人一桌,考室里還要裝上攝像頭全程監視……可當年,我們連眼睛斜一下的沖動都沒有,真是時代不同呀!
考試中,最使我難堪的是語文作文,因為前面一年的作文幾乎多是在“抓綱治國的一年里”、“當我唱起東方紅的時候”、“讀后感”什么的。然而,我所遭遇到的作文竟然是“縮寫”——是那時的“英明領袖”華國鋒的一個講話《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要我們將其縮寫,因此,我所有的《讀后感》白讀了,唱起《東方紅》的時候也白唱了,《抓》什么的也白抓了。因此,當年的作文對于我來說,可以說是全新的。當然,我知道不能交白卷,因此,還是硬著頭皮“做”了下來。
那年,英語對于非英語專業是不算成績的。然而,我們的老師出于愛護我們的考慮,還是要求我們讀英語,我們也聽老師的,后來,也考了30多分!
我那年考了371分,當年福建文科本科錄取線是340分。據我們到縣城抄成績的老師說,他們到縣招生辦抄成績時,縣里還將我們當作一中的考生。
報志愿時,我們根本談不上什么志愿,因為我們當時讀大學的沖動就是不要當農民,換個戶口,再說,當年我們也沒有像今日可以上網查查自己成績在全省的狀態,因此,便找了個招生比較多的福建師大,而由于自己政治成績在文科中是最高的,86分,而理科成績雖然考了88分,因此,便填寫了福建師大政教系。成也當年福建師大政教系120名新生的一員,在一個月后,還再來了10多個同學。
當時,大學里讀書非常有意思,我們年齡相差不小,有的甚至是幾個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再考上去的。然而,我們相處得很好。
從1978到2006年,28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當年的高考,記憶猶新。的確,當年由于考生多,因此,沒有什么壓力!由此,反思21世紀的高考,不也一樣嗎——反正收得那么多——高考已經成為基礎國民教育了——不再是精英教育了,那還有什么壓力呢!
高考時間一推再推——從五月到六月,老師甚至和我們開玩笑說,今年高考不考了,然而,畢竟我們盼到了高考,最后是七月下旬——印象很深,因為那幾天非常熱——甚至有一天下午還下了雷陣雨。
當年高考考生很多——因為前面一年高考,很多人還不相信,還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或者來不及準備。因此,到了我們這一屆時,特別是有七七級高考考上去的那些人——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現實。因此,七八級考生之多便是不難想象的。我們當年是兩個人坐同一張桌子!想想今日的高考,一人一桌,考室里還要裝上攝像頭全程監視……可當年,我們連眼睛斜一下的沖動都沒有,真是時代不同呀!
考試中,最使我難堪的是語文作文,因為前面一年的作文幾乎多是在“抓綱治國的一年里”、“當我唱起東方紅的時候”、“讀后感”什么的。然而,我所遭遇到的作文竟然是“縮寫”——是那時的“英明領袖”華國鋒的一個講話《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要我們將其縮寫,因此,我所有的《讀后感》白讀了,唱起《東方紅》的時候也白唱了,《抓》什么的也白抓了。因此,當年的作文對于我來說,可以說是全新的。當然,我知道不能交白卷,因此,還是硬著頭皮“做”了下來。
那年,英語對于非英語專業是不算成績的。然而,我們的老師出于愛護我們的考慮,還是要求我們讀英語,我們也聽老師的,后來,也考了30多分!
我那年考了371分,當年福建文科本科錄取線是340分。據我們到縣城抄成績的老師說,他們到縣招生辦抄成績時,縣里還將我們當作一中的考生。
報志愿時,我們根本談不上什么志愿,因為我們當時讀大學的沖動就是不要當農民,換個戶口,再說,當年我們也沒有像今日可以上網查查自己成績在全省的狀態,因此,便找了個招生比較多的福建師大,而由于自己政治成績在文科中是最高的,86分,而理科成績雖然考了88分,因此,便填寫了福建師大政教系。成也當年福建師大政教系120名新生的一員,在一個月后,還再來了10多個同學。
當時,大學里讀書非常有意思,我們年齡相差不小,有的甚至是幾個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再考上去的。然而,我們相處得很好。
從1978到2006年,28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當年的高考,記憶猶新。的確,當年由于考生多,因此,沒有什么壓力!由此,反思21世紀的高考,不也一樣嗎——反正收得那么多——高考已經成為基礎國民教育了——不再是精英教育了,那還有什么壓力呢!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