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憶
2006-07-25 23:21:32
來源:新浪網
數學啊數學(上)
從什么時候開始兒子顯示出對數學的興趣,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了。自己的教訓吧,曾經在兒子小時,我不敢讓兒子對文學有太大的興趣,就是怕影響到兒子的數學。記得為了提高兒子的作文,在他初一時,我出差給他買了一套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作品集好像叫《我們青春的宣言》,過了好長時間才送給他,可是沒有出現我擔心的如饑似渴,甚至幾乎就沒有見過他看。后來我才知道,小學五年級時兒子的一語文老師徹底顛覆了兒子對于語文的好感。
兒子喜歡數學,除了自身的原因,我想一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兩個數學老師給予的影響吧。
第一位是兒子初中班主任老師張中軍,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敬業,單純,熱情和投入,加之兒子當時是班里入學時的第一名,自然可能會讓老師高看一眼。相互的欣賞永遠是正回饋正激勵。初二那年,兒子參加Z莊市年級組數學競賽得了個一等獎,名次第四。然而這一點也不影響張老師對兒子要求的嚴格。2002年春節過后,育才中學為了考一中的奧賽班,抽各班的尖子生辦了兩個奧補班,兒子那時就開始表現出一種散漫,常常對此不很在乎,既不早起也不晚睡,且常常清早去晚。某日晨被不代奧補班的張老師碰見,訓了一通,當時一句經典的話,后來常在家里笑著談起,那就是“你覺得育才作(音jue,裝、盛的意思)不下你了吧?”。2002年的夏天,兒子考上這個一中最后一屆奧賽班。兒子初中的同班同學一塊考上了四個。我一直想,或許就是那時張老師的要求嚴,所以兒子的數學在初中這兩年打下了比較厚實的基礎。
周勇老師是兒子高中三年的數學老師。是一個有著豐富教學經驗、在一中數學教學部有一定權威的中年老師。他是另一個奧賽班的班主任,兒子是他的課代表。我想兒子真正對數學的熱愛,或者說有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那是周老師的功勞。周老師的年紀可能同我差不多,卻是兒子六科任課教師中我惟一沒有交談過的老師。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我對他的了解一點也不比其他老師少。因為兒子時常談起他,談起他講課時的眉飛色舞,談起他的恃才傲物,談起他的不大理會權貴,談起他在老師中表現出的老大風范。看得出兒子對他數學老師的欣賞或者說尊崇。當然可能這里面也有周老師對兒子數學才能賞識而形成的共振。2005年山東高中數學競賽,兒子得了個一等獎,雖然兒子說只要參加都能得。但不論怎么說,高中時兒子的數學一直算穩定,甚至一直可謂優秀,就是酷愛金庸的那一年,總分由升學時班里的第五落自班里倒數第一時,兒子的數學依然不錯。
于是兒子一直有所期待,期待高考時數學難一點,能給他搶一些分。可是事實上也許就是因為這期待,反而丟了分吧。此刻回想起來,數學給予了兒子很多榮耀或者說快樂,然而兒子幾個挫折教育,竟然都是數學給予的。那么下回再說吧。
從什么時候開始兒子顯示出對數學的興趣,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了。自己的教訓吧,曾經在兒子小時,我不敢讓兒子對文學有太大的興趣,就是怕影響到兒子的數學。記得為了提高兒子的作文,在他初一時,我出差給他買了一套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作品集好像叫《我們青春的宣言》,過了好長時間才送給他,可是沒有出現我擔心的如饑似渴,甚至幾乎就沒有見過他看。后來我才知道,小學五年級時兒子的一語文老師徹底顛覆了兒子對于語文的好感。
兒子喜歡數學,除了自身的原因,我想一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兩個數學老師給予的影響吧。
第一位是兒子初中班主任老師張中軍,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敬業,單純,熱情和投入,加之兒子當時是班里入學時的第一名,自然可能會讓老師高看一眼。相互的欣賞永遠是正回饋正激勵。初二那年,兒子參加Z莊市年級組數學競賽得了個一等獎,名次第四。然而這一點也不影響張老師對兒子要求的嚴格。2002年春節過后,育才中學為了考一中的奧賽班,抽各班的尖子生辦了兩個奧補班,兒子那時就開始表現出一種散漫,常常對此不很在乎,既不早起也不晚睡,且常常清早去晚。某日晨被不代奧補班的張老師碰見,訓了一通,當時一句經典的話,后來常在家里笑著談起,那就是“你覺得育才作(音jue,裝、盛的意思)不下你了吧?”。2002年的夏天,兒子考上這個一中最后一屆奧賽班。兒子初中的同班同學一塊考上了四個。我一直想,或許就是那時張老師的要求嚴,所以兒子的數學在初中這兩年打下了比較厚實的基礎。
周勇老師是兒子高中三年的數學老師。是一個有著豐富教學經驗、在一中數學教學部有一定權威的中年老師。他是另一個奧賽班的班主任,兒子是他的課代表。我想兒子真正對數學的熱愛,或者說有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那是周老師的功勞。周老師的年紀可能同我差不多,卻是兒子六科任課教師中我惟一沒有交談過的老師。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我對他的了解一點也不比其他老師少。因為兒子時常談起他,談起他講課時的眉飛色舞,談起他的恃才傲物,談起他的不大理會權貴,談起他在老師中表現出的老大風范。看得出兒子對他數學老師的欣賞或者說尊崇。當然可能這里面也有周老師對兒子數學才能賞識而形成的共振。2005年山東高中數學競賽,兒子得了個一等獎,雖然兒子說只要參加都能得。但不論怎么說,高中時兒子的數學一直算穩定,甚至一直可謂優秀,就是酷愛金庸的那一年,總分由升學時班里的第五落自班里倒數第一時,兒子的數學依然不錯。
于是兒子一直有所期待,期待高考時數學難一點,能給他搶一些分。可是事實上也許就是因為這期待,反而丟了分吧。此刻回想起來,數學給予了兒子很多榮耀或者說快樂,然而兒子幾個挫折教育,竟然都是數學給予的。那么下回再說吧。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