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考前承諾高考獎品落空 考生離家出走
“能上重點本科獎一輛奧迪”
都市觀察
“高考超過500分就給你買個高檔手機”、“能上重點本科獎一輛奧迪”——今年高考中曾給許多考生帶來動力的“獎品承諾”,在高考后卻變成不少家庭糾紛的導火索。記者昨天從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了解到,高考分數(shù)普遍見漲,家長未能兌現(xiàn)考前獎勵承諾,引發(fā)多起包括孩子離家出走在內的家庭紛爭。其中涉及獎品額度超過5000元的糾紛至少超過20起。
兌獎不成 離家出走
考生王芳(化名)高考前便向父母提出希望得到一個帶攝像彩屏的摩托羅拉牌手機。父親王先生承諾,如果她高考能考過500分,便滿足她的這個愿望。分數(shù)公布后,考分超過500的王芳向父母索要自己的高考獎品,卻被告知“考上二本院校才能兌現(xiàn)諾言”。王芳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
高考獎品 越要越貴
伴隨高考錄取的進程,類似王芳的故事今年在本市多個家庭不斷上演。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關于高考獎品的“投訴”熱線電話接連不斷,而且考生索要的獎品也越來越昂貴。MP3、MP4只是分量最輕的禮品,臺式電腦已少人問津,雙核技術的名牌筆記本電腦才能“拿得出手”。出去旅游的獎勵不再希罕國內路線,時興的“歐洲六國游”成為熱捧的對象。更為貴重的要數(shù)一些家長“漫無邊際”的承諾——價值數(shù)十萬元的奧迪車。
來自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咨詢中心的統(tǒng)計顯示,在關于獎品糾紛的熱線電話中,家長承諾的獎品額度超過5000元的有20多個。其中一名家長考前隨口承諾孩子考上重點學校獎一輛40多萬元的名車,結果孩子考試超常發(fā)揮,月收入不過萬元的家庭難以兌現(xiàn)諾言,最后導致這名考生選擇了離家出走。(羅德宏)
專家:孩子應體諒父母 父母不應輕許愿
“考生‘窮追猛打’向父母索要高考獎品,說明目前一些孩子家庭責任感較差。”北京教育學會心理學研究會理事溫方老師表示,孩子得明白上大學是自己的事情,應體諒父母供養(yǎng)自己上學的壓力,了解家庭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即使父母作過承諾,考生也應理解父母,給他們一個臺階下。
不過,專家同時指出,家長在孩子面前要講誠信,說話算話,不要隨便作出承諾。即使出于給予孩子動力的考慮,也要量力而行,“許一些大愿、重愿,短時間可能有效,長遠來看沒什么好處。”。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