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考語數外 江蘇高考草案遭痛批
昨日,權威人士正式向媒體公布了2008年江蘇高考草案,此草案規定:最后高考只考3門,即語、數、外。錄取時,高校將根據這3門學科的總成績進行投檔。此前8月下旬,數名院士曾聯名反對這份草案。昨日,該省最后草案出臺后,又引來學術界一片反對聲。
相關閱讀>>>高考模式變幻莫測,是探索還是折騰
江蘇08年高考新方案引發熱議 只考語數外三科
教育部07新大綱將音樂美術列為高考科目
記者第一時間接觸了當初聯名建言江蘇高考應該重視理化的幾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學術泰斗們獲悉目前草案與先前的草案基本相同,且依然沒有將物理、化學納入最后高考科目后,非常痛心,他們大聲疾呼:堅決反對這種草案,如果這種草案在未來一周里通過,將與立國之本的科技創新背道而馳。
院士:是對立國之本的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江元生:“看到媒體上發布的最新草案內容后,心情一直很沉重。最新草案的結果依然將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語數外三門上,無暇顧及其他學科。物理化學是我們的科學基礎,一旦最后高考不考物理與化學,其結果是嚴重的。所以我負責任地說,如果實行此種高考草案,那么是對立國之本的科學技術正面挑戰的一種方案,我堅決反對……”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員陳洪淵:“如果最后高考排除物理、化學,特別是物理,那是可怕的,因為物理是一切學科的帶頭學科,大到宇宙,小到暗粒子,就如同中國人所稱的陰陽,無所不包。要知道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幾乎一步都離不開數理化,精英所在的核心科技文明就是數理化,物理、化學最后不考了,只作為高考錄取的重要參考,這等于打斷了科技創新的研究鏈,因為小學、中學、大學的科技教育是一條相輔相成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少。 ”
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家胡宏紋:“如果2008年江蘇高考最后只考語數外,將理化拒之最后高考大門之外,這不叫創新,而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也是一種荒謬的行為,為了民族大計與子孫后代,我們這些老院士將繼續“建言”下去,這種草案其實就是對科技的一種挑戰,他們將物理排除最后高考之外是一個悲劇,這是一種對民族、對后人不負責任的草案,一定要修改!我們堅決反對!”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南京大學校長陳懿:“這樣的高考模式會導致現有的中學集中精力關注語、數、外,會使一代人偏離科技教育,讓人擔憂我們的教育又回到‘八股文’與‘雕蟲小技’的模式里。”
中學高校均不贊成
對于江蘇2008年高考草案,南京中學界早有耳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新方案減少了最終考試科目的數量,但是不少學生認為負擔并沒有減輕。有關中學也表示,雖然新方案較現在的“3+2”更便于教學安排,但同時也存在不利于理科尖子生脫穎而出、考試次數過多操作煩瑣等明顯缺陷。
對于2008年高考草案規定的只按語數外三門投檔、其他科目等級供高校參考的辦法,南京各高校的招生人士都不太贊成。他們認為,這一方案不利于高校選拔到優秀人才。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